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异闻故事汇】紫禁城叛乱轶事:不明事师之理,修真无望;贪求秘法,终至害人害己

【异闻故事汇】紫禁城叛乱轶事:不明事师之理,修真无望;贪求秘法,终至害人害己

2022-07-24 08:02:39

文/解人颐


道教修行贵在持之以恒,耐得住性子。如果能忍住寂寞,循序渐进,依师而行,自然渐渐道业精进。修道最忌朝三暮四,贪多贪秘,终无下场。如今资讯发达,许多道教的资料书籍网上都可以找到,于是翻了两本书就出来大谈特谈的人愈发多了。如果光是说也还罢了,更有甚者依样画葫芦,自己盲修瞎练,俨然大师模样,最终不是害了人,就是害了己。


偷取秘籍习练法术


懒道人这一脉,原先并不止他这一个庙,在隔壁镇以前还有一个雷祖宫,是他师伯那一路的,不过早年间就因为某些缘故荒废了。有人劝懒道人去恢复起来,懒道人总是说旧罪未清,天不容许,至于怎么个旧罪未清,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直到后来才从乡间耆老的口中知道了其中的缘故。


于先生精于制药(资料图)


这些事都是懒道人上几代的事情了,当年懒道人的庙和隔壁的雷祖宫都是一个师祖传下,分为两支,各行阐化一方。雷祖宫那一年收了两个徒弟,真实姓名已经不可考,只知道他们小名一个叫阿福,一个叫阿寿,两个人都是童真入道,从小就在道院里长大。雷祖宫的当家姓于,人们都称他于先生,于先生和懒道人庙的师祖何先生是好朋友,两个人时常往来,但是对于道法却各有所长——于先生精通医道养生,在周围方圆百里有“活神仙”之称,而他的好友何先生则专精法事科仪。阿福阿寿,从小潜移默化,在于先生的培养下,从采药、配药到制药都学得有模有样的。不过有时候送来的病人,在于先生诊脉之后,开了药方抓药,还要让阿福或阿寿带着病人家属去找何先生,请何先生依法禳解。阿福阿寿心中疑惑,觉得有药就能治病,又何必在去找何先生呢。于先生听后,告诉他们兄弟两个,病分虚实,有些是因为运势低沉,或误惹晦气,或冲撞神道,则必须要依法禳祭,方能起到效果,不然药石无灵。阿福阿寿几次下来也确实看到这其中的奥妙,对如何使用符箓斋醮也越来越好奇。


阿福阿寿期间也问过于先生几次,于先生都是推辞说他们兄弟年纪尚小,心性不定,对于斋醮符箓之说,不肯透露半分,只是让他们苦读医书,好好把医道钻研,日后自然有成器之时。可是兄弟俩年轻人的性格,你越是不让他学,他越是要学。知道何先生那边斋醮法事厉害,阿福阿寿二人逮着个机会就往那边钻,旁敲侧击的问东问西。何先生刚开始看着他们是自己师兄的徒弟,有些疑问也就随口回答了,后来发现他们两兄弟越问越深入,感觉苗头不对,抽空去了雷祖宫一趟,和于先生说明此事。于先生也没想到这两兄弟是这样,于是严令禁止,不准他们轻易出庙。


秘本符书(资料图)


偶得机会施展法术


一次于先生有事外出,嘱咐他们两个在家里守庙,两个兄弟在大殿看着香火,百无聊赖,突然发现师父的屋门虚掩着,于是阿福就教唆着阿寿去师父房里看看,有什么好东西没有。以前每次进房都是看到师父在房里看书,他们一进去,师父就随手将书本一合。有一次阿福阿寿在封面上瞄到什么符,什么法的字样,心想这肯定是师父的宝贝,反正师父今天不在庙,进去看看,说不定能觅到什么宝贝。阿寿胆子小,不敢进去,阿福劝了半天都不行,就让阿寿一个人在师父房门外把风,自己进去看看。阿寿站在门口,只听到屋里翻箱倒柜的声音,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阿福怀里抱着几本书,故作神秘的走了出来。两个人把书拿到灯下一看,一本是符书,另一本是丹书,两个人大喜过望,等了这么久,终于找到师父的秘籍了。


师父还要两三天才回来,于是两个人就分头开始抄,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全都抄写停当。之后阿福将书放归原处。师父回来后,只是诧异为什么自己房门没关,倒也并未疑心两个人是否进房的事情。两人得了这两本书之后,就开始日夜修习起来,画符的画符,内炼的内炼,忙得是不亦乐乎。刚开始两人没什么感觉,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给他们兄弟俩遇到了一个机会——那天两兄弟奉师命去外镇的药店买一些药材回来,药材店边上就是一个土地庙,刚刚买完药材就听到土地庙门口人声鼎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两兄弟背着药材走到关帝庙门口一看,只见众人围着一个人,那个人神情痛苦地跪在关帝庙门口,边上还有一对年老的男女正在拿香叩拜。一打听才知道,这个男子中了邪,父母今天带他来关帝庙,求关帝保佑,希望他们孩子平安无事。不一会儿庙里走出来了一个庙祝打扮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点香灰,然后倒在一个水杯里,让男子喝下。男子勉强喝下之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兄弟俩一看,这个庙祝根本没什么本事。恰好自己学了些术法,在庙里师父面前也不敢用,一直也没遇到机会可以施展一下,这次倒真是凑巧,给遇上了,正好试验一下灵与不灵。


一声闷雷(资料图)


于是阿福阿寿两人,将药笼在店里稍微寄存一下,就大踏步的走到了庙门口,对那对老夫妇说,这个邪,他们有办法驱。老夫妇看他们年纪这么轻,心里有些不踏实,不过此时也没别的办法,就对阿福阿寿说,只要能治好他们儿子的病,情愿拿出十两银子来谢他们兄弟俩。兄弟俩平时多是见的铜钱,银子一年到头都难见几回,没想到还能有银子拿,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俩人问庙祝借来黄纸、墨笔,在关帝前上了一炷香,然后依照自己从书上背下来的咒语什么的,依样画葫芦,笔走龙蛇地画成了一道符。画完后走到那个年轻人面前,兄弟俩嘴里念念有词,手对天空掐一个诀,然后将黄符烧化。突然天上响起一声闷雷,接着就看到有一个黄色动物从边上一间屋的屋顶上跳了下来,身上被烧焦了一块,一瘸一拐地跑走了。而刚才还神情痛苦的那个青年男子,此时也平静了下来。周围的人一阵罗唣,没想到这兄弟俩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造诣,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阿福阿寿两人开心得不行,第一次出手就这么成功,还进账十两银子,心里更是得意得不得了。


回到庙里,兄弟两人却没把这个事跟自己的师父说。可是消息无脚,走得最快,没几天阿福阿寿画符降妖的事就传到了于先生的耳朵里。于先生将两个徒弟叫到跟前,问他们这降妖捉鬼的本事是从何学来,又怎么敢未经师允就施展法术。两个徒弟不敢将自己偷拿书的事情说出来,只得说自己是从一个云游道士那边学来了。于先生本来想将这两个徒弟赶出师门,但是这么多年的师徒之情也下不了这个狠心,想了又想,长叹一声,罢了!于先生心想既然你们喜欢法术符箓,就荐你们去我师弟那边吧!嘱咐两徒弟务必要安心习道,不要再妄生枝节。之后于先生当场就修书一封,让两个徒弟收拾东西,连夜起身,离开雷祖宫,去懒道人师祖的庙里。阿福阿寿两个人拿着师父的信,不舍也不甘,提着包袱走出了庙门。


装神弄鬼(资料图)


天还没亮,两个人就到了何先生的庙,不敢敲门惊扰,一直等到红日东升,里面的道人开了庙门,才进去求见。何先生看了自己师兄的信,心里明白了几分,对阿福阿寿说,你们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既然师兄有托,就在我这里好好的住下吧。何先生给了他们几本经书,嘱咐他们读熟背熟,平时的斋醮法事也都让他们跟着两班道众一起念经礼忏。刚开始两个人还挺有兴趣,可是时间一长,又觉得这个整天就是念经,也是无聊,于是就向何先生提出,要学点更深的。何先生看了看他们,对他们说,“你们才来了多久,经忏都没读熟,还要学其他的,继续背书去!”就这样日复一日,阿福阿寿,心里渐渐生了怨恨,觉得这是师父和师叔合起来捉弄他们,惩罚他们。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忍耐不住,趁着一天晚上,翻墙逃出了庙。


参与叛乱牵连度师


两个人这下可真是体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在江湖上卖卦为生,到处寻访所谓的“名师”。举凡什么圆光术、搬运术、观气、打卦等等等等,也不知拜了多少师父,东学西学,各种都差不多学了个遍,然后将之加以运用。之后给人超度也好,驱邪也罢,倒也偶有小验,这也就更加增强了两兄弟的胆量。直到有一天两人遇到了一个人——当时两兄弟正走到一个县城,突然听说在县城的一处,有一个异人,能够降神招雷,隔空取药,神通无比。两个人当即就前往拜访。此人姓林,单名一个清字,林清所在的地方,是一间破庙的大殿,大殿周围的窗户,都被覆上了厚厚的毛毡,寸光不透,里面点着蜡烛照明。到那里的时候,正好遇到林清正在为人驱邪治病,只见那林清,手持一把方尺,一端拿在手里,一端抵住一位病人,嘴里喃喃有词。随着他的咒声,原先狂躁不安的人,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破庙(资料图)


突然一阵大风吹过,大殿里的蜡烛一下子都熄灭了,一片漆黑,而此时在神像的身后有一线光明透出。林清手掐法诀,咒语念得更大声了,只见在这光线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人影恍惚,随着光线越来越亮,人影也看得更清楚了,都是金袍铁甲、怒目金睛的天兵天将。不过正当大家要看得清楚些的时候,蜡烛又被点上了,周围的百姓一下子全都跪了下来,对着神台叩拜顶礼,口称天神下凡。阿福阿寿也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修道这么多年,还第一次看到天神现身。而这个时候林清又随手在空中一招,一粒药丸出现在了他的手里,让病人当场灌水服下。不一会,那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的痛苦都没了。两兄弟彻底被折服了,等到百姓散去,特地留下来求林清收自己为徒弟。林清见他们通药理、会阴阳,正是自己要的人,于是就将他们收入门下,并告诉他们自己这个教称为天理教,也叫八卦教。两兄弟之后就一直跟在林清身旁,帮着传道卖药,吸收信徒。


战乱(资料图)


之后发生的事情,如果有读过清代历史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了,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十月间,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京畿地区爆发了以林清、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民变。林清自称是太白金星转世,还编出了“若要白面贱,除非林清坐了殿”的口号,打造声势。,直隶长垣,山东定陶、曹县等地。九月十五日,林清与200名教徒假装商人潜入京师,在宫廷宦官内应的帮助下,以“顺天保民”、“顺天开道”等旗号起事,直取紫禁城,“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攻入东华门、西华门,欲得清廷皇宫中枢。时为皇子的绵宁(即后来的道光帝),取出宫中封禁的火枪,在城楼上击毙两人,并指挥部队抵御,最终成功平叛。嘉庆皇帝直到临终前还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而混战中射在隆宗门上的一个箭镞,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最终林清被凌迟处死,阿福阿寿也死于乱阵之中。


两人死后,据其他被捕的人供述,顺藤摸瓜,就查到了于先生那边。于先生因为是两人的度师,本要缉拿问罪,可就在官差上门的前一天,于先生坐在大殿之中,无疾而终,飘然羽化。据说羽化时天乐琳琅,异香三日不绝,不过人虽死,罪难逃,最终整座庙被付之一炬,烧成一片灰烬。而懒道人师祖何先生那边,也被勒令十年之内不能收徒,但总算没有绝了香火。


以经为本(资料图)


道教修行应该以经教为本,读经明理,依经而行,方是稳妥大道。术本为弘道而设,偏术弃经岂不是本末倒置。如今有些人提出以术入道、由术而道,而许多人又以诵经为易事,贪求各种所谓“秘法”,到处拜师,却并无尊师之理,只是将师父视为工具,不顺己心,就另投他师。吕祖尚且有十试炼心之过程,如果一师未侍,又拜一师,一山望见一山高,实在不仁不义。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习得愈多,心愈散乱,迷惑于种种境界感应之中,反而与大道相隔,终不得成正道!


(编辑:玄朴)



声明



腾讯道学旨在“弘传道学、普及道学”。除微信公众号外,您还能从腾讯官网腾讯道学官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腾讯网迷你版腾讯视频官网儒佛道频道分别浏览精彩原创内容。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解人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hrrsd@vip.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