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为飞花令,每个人应该都能联上几句,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等。梅花是诗中常客,早在《诗经》中就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小雅·四月》里中说“山有嘉卉,侯栗侯梅。”西汉《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佳树,有朱梅、胭脂梅”。
到了南北朝,梅被大量栽培于居室附近,或成为梅园,自此“梅始以花闻天下”。这一时期,咏梅诗逐渐多了起来,诗中的梅花也被人们赋予美好的含义。南朝诗人陆凯在春回大地之时,在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驿使带给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附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送你一支梅花,就是送你一个春天,多么令人动容的友情。梅花入画也始于此。画史上可考最早的画梅图是南梁张僧繇的《咏梅图》,但未能留存下来。
到了唐代,随着栽培技艺的提升,梅花品种也多了起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百姓,无人不爱梅咏梅。帝王用它迎春,唐太宗李世民说“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诗人借他传情,王维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虽用梅花传情,但他并没有画过梅花。唐代梅花入画较晚,多是花鸟画中的陪衬,如宫廷画师边鸾的《梅花山茶雪雀图》,梅花枝横逸出,精妍富丽,雪雀立于梅花之上,花鸟两相映衬,生意盎然。
宋时文人地位提高,梅花也成了他们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梅花诗在宋代达到巅峰。《全宋诗》的27万首诗中有4700多首与梅花相关,《全宋词》近2万首词里的咏梅词有1120多首。黄大兴还把咏梅的作品编成了一部专集,名为《梅苑》。这么咏梅的诗词中,林逋的那首《山园小梅》自立新意,堪称绝唱。
前人的咏梅诗,梅总是和雪在一起,冷艳孤傲,富有战斗精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而林逋的诗却另辟蹊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离开了雪,梅的意象变得温暖,清丽依旧,却更有亲近感,所以才会有后面两联,梅花可以和蜂蝶起舞,可以和人的精神交相辉映。整首诗读下来就仿佛看完了一幅工笔画,让人忍不住想要感叹一句:真不愧是“梅妻鹤子”!
自宋起,画梅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作为“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笔下梅花精细纤巧,敷色厚重,梅枝纤细富有弹性,充满生机,画中花鸟相映成趣,尽显皇家的富贵气息。徽宗的梅属于宫廷“官梅”,富丽堂皇。民间文人画梅,崇尚“瘦劲清冷”,以墨梅为最,曾被宋徽宗戏称为“村梅”。相传墨梅为宋代僧人仲仁所创,后扬无咎改良墨梅技法,“变黑为白”,将墨晕花瓣为墨笔圈线,更能表现梅花淡色疏香、清气逼人的特性。
墨梅自宋起,成为文人画梅的主流。元代文人无法出仕,只能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迎风傲骨的梅花为他们心中寄托,以其清寒之气代表自己的“气节”和“德操”。
元代画家吴镇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是中国山水画开宗立派之人。他非常喜爱梅花,自号“梅花道人”,在家中遍植梅树,取名“梅花庵”。吴镇的笔法突破了前人,他用飞白表现老干的苍劲、雄壮,几笔圈点勾画出梅花的柔媚,寥寥几笔就把千年老干和梅花姹紫嫣红的姿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足以见其功力和艺术境界。
元代墨梅诗画,最为经典的当属王冕的墨梅图及图上题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出身农家,幼年替人放牛,在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画,后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他自称“梅花屋主”,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画中所提墨梅诗,花色“淡”而清气“满”,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诗人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也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自此,梅花不仅是孤标自傲独善其身,更是不平则鸣生气勃发,与兰、竹、菊、荷一道成为历代文人铮铮风骨的精神象征。这首诗也成为与林逋齐名的梅花绝唱。
梅花在冬季绽放,带来的是春天的消息,梅花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增添了不屈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