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解读|东坡词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解读|东坡词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023-09-19 14:55:18

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缲车:抽丝之具。缲,一作“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译“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

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

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

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缲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

“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

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了。

“路长”,看来他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

“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

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

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词人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

“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的口气。

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

这是词人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

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

全词绘景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叙事清新淡雅,脉脉含情,为宋词词境的拓展作出了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