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2023-12-16 14:09:29

清明节,因清明而得名,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国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具有独特的融合魅力,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又因与上巳节时间接近,不动声响中也将其拉入共和体,逐渐形成我们今天熟知的清明节。

清明祭祀,源于寒食节。中国人无时无刻不含有一颗感恩之心,无论扫墓,还是祭祖,都是感恩的体现。寒食禁火,清明新生火,这与扫墓不约而同都象征着辞旧迎新,是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清明至,思故人,扫墓祭祖,思亲念友,敬上几杯酒,又有多少话能与地下人说?可真是,草萋萋,雨绵绵,清明含泪祭奠;行缓缓,路漫漫,凝眸缭绕清烟;忆深深,思拳拳,难忘故人容颜;情切切,语千千,诉说此生挂牵。感恩是对过去最好的怀念和感谢。看着小小的坟墓,我们站在外头,看着里头,虽仍是感伤,却也多了一分释怀与慰藉。

清明上坟多去郊外,在祭奠祖先之余,顺带欣赏明媚春光,作为一种调节悲伤情绪的方式。踏青也是清明必不可少的风俗。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又被称作踏青节的清明,是寻春逐鸢的美好时节。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怎能不郊游?北宋陈颢有诗,“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种瓜,船装车拉。”的农谚。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人们纷纷挽起袖子,卷起裤管,下田抢晴播种早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可谓是“清明恰逢农忙时,割麦陇上布谷声。彩云忙挂半边天,不知是晴还是雨。春收农忙雨纷纷,漫山遍野尽绿荫。”

自古以来,中国人过节都是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具体体现在“食”之一字。寒食有禁烟火的习俗,后演变为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或是将对故人的怀念融入,又或是将踏青所见美景采摘,清明的美食格外诱人。附上几件,让大伙一饱眼福。

将美食入肚,不觉又到了清明的尾声重新点燃寒食禁去的烟火,在清明,新生的火种,又将红透大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