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正因为曾经亲临边塞,他的送别诗总是充满了边塞的异域风情。
而这首诗里的火山,正是大名鼎鼎的火焰山,在今天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北部,由红砂岩构成,在夏季烈日的照耀下,熠熠发光,犹如阵阵烈焰升腾。
而那“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与这火焰山遥相呼应,更令人惊愕于大自然的神奇。
另外,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是不是有点崔颢《黄鹤楼》的味道呢?
岑参继续来给我们出第二道题,出自刚才提到过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岑参导演的镜头,从全景的视角,跟随着一片飘落的雪花,慢慢转入了军旅生活中的微观视角。
雪花透过军营中的珠帘,打湿了厚重的帐幕,散发着阵阵寒意。
在这样的天气里,连狐皮做成的名贵大衣都难以保暖,连锦缎缝制的御寒被褥都显得无比单薄。
原本勇武彪悍的将军,此时却因为手已冻僵,弓已冻硬,再也难以弯弓搭箭;镇守边疆的都护们,更是无法穿上那冰冷刺骨的铠甲。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A――角弓就是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跟音乐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苏东坡那首著名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前边既然有句话叫做“寒食后”,所以答案是A:清明节。
其实,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合并。
具体说到寒食节,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所谓寒食,是说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所以只能吃冷饭,寒食之名由此而来,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烧死的介子推。
既然禁烟火,就要把原有的火全部熄灭。寒食过后,再生新的火。且将新火试新茶中的“新火”便是此意。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前两句也可以看出,修整的都是兵器。所以这里的修我甲兵,甲指铠甲,兵指兵器,答案选B:兵器。
柳宗元的《江雪》无疑描绘的是冬季,应该是冬奥的项目吧?
这是王维的《终南山》,应该是跟山有关。
其实就算不熟悉《终南山》,看这句中又是中峰,又是众壑,也大概能猜到比赛场地的特点了。
线索C和线索D都是苏轼的诗,已经非常形象了,答案自然是滑雪。
线索B,说的是体型优美,咱们就别往相扑上联想了。
线索C说得很明白,它在水中进行。
线索D,把蝶泳和蛙泳巧妙地融进了诗句中。
这两道题,我们看到了于谦的两首咏物诗――《石灰吟》和《咏煤炭》。
千万别问于谦不和郭德纲一起说相声,什么时候改写诗了。此于谦非彼于谦也。
写诗的于谦,可是明朝时的民族英雄。《明史》称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令我更加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明月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做过一个人物排行榜,他把于谦排在了第二名。评定的标准有两项:品行、才能。
当年明月说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这样的于谦本应排在第一,但很遗憾,他的称呼只是“英雄”。
在于谦之后,另一位高人横空出世,英雄的称呼已经不适用于他了,人们称之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