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小说> 《2022中国诗词大会》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2022中国诗词大会》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2024-01-22 13:14:18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十期节目,从2022年3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黄金时段20点档连续播出。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化新气象,为全国观众、网友带来一场新春的诗意盛宴。迅速形成“出圈”效应。引领“荧屏清风”和现象级流量。

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寻创作切口并加以放大,以更宏阔的格局,立精神之柱。

首先节目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第二集从诗词“壮夫思报国,志士窃忧时” 联想到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不到二十岁的陈延年、陈乔年英勇就义,令人惋惜。正是无数先烈在至暗时刻抛头颅、洒热血,以巨大的牺牲精神,为民族独立繁荣富强的中国开辟了通天大道。又联想到电影《长津湖》热播,正是那些最可爱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康震老师在讲述松骨峰阻击战时,热泪盈眶,全场选手满含热泪,沉浸在悲壮的爱国情怀之中,全场起立,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是对无数先烈英勇献身的崇高敬意和怀念,是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歌颂和自觉传承!

二、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再次唤醒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和梦想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2022中国诗词大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首先展现文化自信的魅力,提振民族复兴的精气神。节目以诗词为媒,陪伴观众溯源中华文明,重走江海山川,领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意,“燃”起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的信念,激发“奋斗吧,我中国少年!前进吧,我少年中国”的豪情。从大地丰收的“稻香”余味,到时代律动的国“韵”悠长,今天的中国人不断“遇见”美好,驰骋“天地”,品尝着幸福的“味道”,并用英姿“飒”爽的精气神儿,不断向着希望、理想和未来“出发”……最燃爆的是节目独创的“带诗词上太空”的电视呈现。《2022中国诗词大会》邀请“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将百人团选手手书的与天空、梦想、飞翔有关的古诗词,集合成名为《飞向太空的诗》的专书,向三位中国宇航员献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词厚礼。把重大科技成果,与民族文化自信相结合,进一步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其次更加重视诗意情景交融,继续在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充满诗情画意真实情景中出题。如康震老师在壮美的贵州兴义马岭河一百多条瀑布的背景中出描述珠帘十里的诗词,在喀纳斯湖的水面上泛舟,在阿尔泰山麓畅游,出有西部山河壮美的诗题;如蒙曼老师在北海公园玲珑剔透的景观中,出有关描述河湖通联的诗题;如郦波老师在南京博物馆3D环形屏幕巨幅金陵盛景图前出有关秦淮金陵盛景的诗句,既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如画,又体现了“行万里路读万里书”的情怀,更加深了观众对古诗词的理解。

再其次,打通场内场外界限,尤其重视展现生活中的诗意,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比如在出题人的选择上,第一集展现中国内蒙古锡林格勒边防警察在雪地骑马巡逻,守卫祖国的边境线,风寒大雪中,他们与爱骑相伴,希望诗词大会的选手给爱骑取名字。“飞将”的名字获得青睐,因为出自唐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民间手工艺和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如缂丝、漆艺、沙画、内画(鼻烟壶)等等,纷纷展现技艺,并出题古诗词意境。用诗词讴歌生活,用生活传承诗词,更为文旅融合、脱贫致富、文创产业赋能,焕发出强大的助力能量。来自民间的多位出题人也将带着各自的“才艺”与现场选手一起体会诗词的韵味。

再再其次,继续让平凡人的诗意人生在国家舞台上尽情绽放、书写新传奇。《中国诗词大会》多次创造了草根逆袭的诗意传奇,极大带动了全民诗词热,而第七季节目中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选手中有许多是有故事的人,其中有来自西藏日喀则乡村教师多拉,有乐观开朗的山东诗词小达人,有父子俩都是铁路警察,有名校的学霸、有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等,都展示了对诗词的超凡热爱和执着的风采。节目中,平凡人诗意人生新的传奇不断重新书写。

三、表达创新,亮点喜人,融媒体思维,诗词大会以全新的方式与生活互动

一是赛制的焕新升级,给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竞技体验。节目首先通过“大浪淘沙”比拼环节,从现场百人团中产生八名上场选手,组成两支战队进行比拼,排名成绩在前两名的选手自动成为两队队长;后续比拼将采取团体战和精英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团体战通过“挑战多宫格”“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身临其境”“千人千问”“画中有诗”“诗词接龙”等比拼环节,选出优胜团队;精英赛则通过经典环节“飞花令”决出优胜团队代表向总冠军发起冲击。节目点评嘉宾亲率百人团选手展开诗词比拼“团战”,是《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一大看点。

二是诗意+创意情景剧,打造沉浸式诗词新体验。《2022中国诗词大会》全新推出的“诗词小剧场”将通过跨越古今的情景建构把大家带入到沉浸状态中去出题和答题。在“诗词小剧场”,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生动还原了诗词发生的场景,李清照与侍女精彩的台词对白,让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更感染人。

康震老师作画,是诗词大会的经典保留项目,寥寥几笔,就可勾勒出古朴惟妙惟肖的诗画意境,再加上龙飞凤舞的书法题款,深受选手和观众喜爱。今年他大胆在各种生活材质上作画,如在宫灯、团扇、战鼓、屏风等不同传统文化介质上描绘诗词意境,巧妙将诗情画意融于日常之中,笔走龙蛇,容纳万象的疏阔神思、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希望真正让诗词之美走入生活,走入人心。

三是思想+艺术+技术,别开生面震撼的视听体验。《2022中国诗词大会》遵循视听规律,最大限度发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技术优势,让古诗词成为新科技大展身手的舞台,科技赋能的古诗词将带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展开一场酣畅淋漓的“诗词遨游”。如每场节目开篇,现场百人团和云中千人团将联动齐吟同一首诗词,在气宇轩昂的浩大声势中,拉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文化竞技,在这一环节,通过千人视频连线技术,云中千人团的影像集合将被艺术性地幻化为旋转向上的天阶,营造出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攀登感。现场舞美以千年敦煌的恢弘穹顶作为灵感来源,呈现古今碰撞、四海共读的震撼场景,寓意经典诗词穿越古今,照耀当下,点亮人心。

通过科技赋能,诗词跨界包容的特质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伴随经典诗词与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对话交融,文化自信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每个人的心灵,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此外,“白居易、孟浩然”等诗词大家的经典人物形象亦将在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穿越时光隧道,现身节目现场,与点评嘉宾、百人团选手一同纵情诗词、激昂文字,以跨越古今的对话方式让经典诗词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也针对互联网用户的收看特点,充分开发节目视频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片断化视频生产,既有几分钟精编版短视频,还有伴随每集播出的精切预告等短视频,丰富多彩,长短结合,强化新媒体传播。几乎每一集的看点视频都成为“爆款”收割亿万流量。还增加分类视频推送。分成“亮点抢先看”“精彩点播”“嘉宾讲诗词”“飞花令”“分集点播”“往期回顾”等等,便于观众按自己的兴趣查看、回看和收看节目,按融媒体思维,全媒体规律燃爆节目亮点。增加了互动游戏H5。开展网上竞赛互动答题小游戏,登录H5页面,参加答题,挑战“诗词全能王”。活动同步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微视、B站、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爱奇艺号等多个平台进行推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国诗词大会》七年了,一直是中国文化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全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标杆,对社会、对人们生活、对于“大文化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赋予理想价值的当代认同,聆听青春澎湃声音,构建多元视角观照,培根铸魂,表达了国人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恋,用诗意激发大众为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体现出艺术创作历久弥新的高站位和崭新大格局时,也展现了总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王永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