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2个节气
古人云:“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也孕育着万物的新生。
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往往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雪可能发生在春季的任何一个节气当中,老话儿说:“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李子霜。”就气候平均而言,多数地区的终雪,即最后一场雪,是在雨水到惊蛰节气。
在乍暖还寒之时,抽青早的草木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毕竟物以稀为贵。柳梢头若有若无的一抹新绿,便是残冬早春时节人们的视觉盛宴。
郑板桥有副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或许是一种气息、一种味道。踏遍岭头缭绕的云层,似乎也找不到春在何处。待回到自己的园中,拈来梅花闻一闻,发现春并不在远处,而是在自家的枝头。
水獭捕鱼丨第一个五日,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大雁北归丨第二个五日,此时南方天气暖,大雁自南向北飞。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立春时河开了,雨水时雁来了。是雁,不是燕。古人所说的春分第一候是玄鸟至,也就是燕子来了。所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
草木萌动丨第三个五日,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注意,是萌动,还没有萌芽呢。古人体察自然,是多么的细微!
现在人们经常说:“发生什么事了?”这个“发生”,从前是专门描述春天的词语。《尔雅》曰:“冬为安宁,春为发生。”发生,原来专指萌发、生长。
但雨水时节,往往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若有若无,或许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油菜花开,二候杏花带雨,三候李花怒放。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里的花信风是指应花期而来的风。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有八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为三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古人从鸟语花香之中猜测气候密码,草木之枯荣、蛰虫之启闭都是与农事高度关联的缜密序列。俗话说:“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北方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一到,农民就开始忙农活儿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