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黄易生前最后的深度专访:我不同意武侠小说终结于金庸古龙的说法

黄易生前最后的深度专访:我不同意武侠小说终结于金庸古龙的说法

2020-07-13 12:04:40

张英的探照灯,企鹅号,微信号,只发原创

由作家,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张英创办

=======================================================


黄易和太太(由黄易提供)


张英的话

要说对中国网络类型文学的影响,不是金庸,不是古龙,不是梁羽生,而是黄易。

今天的网络小说,大致分为玄幻、穿越、科幻、武侠、仙侠、修真几类,这些类型的背后,都来自同一个源头:黄易。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以天马行空、独树一帜的作品,席卷全球华人地区。黄易在武侠小说中,加入了玄幻、穿越、科幻等因素,把历史和玄学、易理、医道等融为一体,从不同方向拓展了武侠小说的边界,成为为新一代武侠宗师。

腾讯阅文集团的CEO吴文辉说,《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大剑师传奇》、《破碎虚空》、《星际浪子》,是网络类型小说的基石和起点。今天的网络大神们,许多人是模仿黄易起步,开始拿起笔写作的,在写作上深受他的影响。

“因此,说黄易是网络类型小说的鼻祖,一点也不为过。”中国的网络作家们把黄易当成“鼻祖”。

起点中文网最红的写手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猫腻等,都表示黄易对自己有影响,启发了他们的创作之路。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毕业后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工作十年后,1989年辞职,专心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和金庸、梁羽生不同,黄易很低调,很少造访大陆。许多年来,他一直隐居在香港大屿山,一栋连瓷砖都没有铺的村屋里,与狗嬉戏,画画、听音乐、观星象,潜心写作。

我在上海两次采访过黄易,一次是因为上海英特颂的老板出他的十套正版书,《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部分作品的版权,在删掉了小说里的描写后,交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另外一次是因为当时起点中文网和黄易展开合作,买断了他的新作《日月当空》,请黄易来上海办签约仪式。

《日月当空》是《大唐双龙传》的续集。《大唐双龙传》结尾出现的小女孩明空,出自魔门,却把魔门连根拔起,将魔门两派六道整合,把秘籍《天魔策》十卷重归于一,以武周取代李唐成为中土女帝,六十年后登临大宝,掌握天下。

因某些原因,《日月当空》最后未能通过大陆方面的审查,连载了一年多的几卷内容,也被迫从起点中文网下架。最后,起点中文网刚刚和黄易协商,相互理解,解除了合作协议。

我对黄易的两次采访,黄易都是夫人的陪同下接受我的采访。聊得高兴了,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黄易还一个劲地劝我去他居住的香港大屿山买房,说香港房价便宜,大屿山周围离岛环境好,很多房子都是明清时候的,值得作家居住写作和生活。

黄易也有自己的骄傲和自豪。他不同意武侠小说终结与金庸、古龙的说法。作为一种包容性甚广的类型小说,武侠小说还有许多无限的可能,等待后来者去挖掘、发现。

黄易也对自己的小说在内地多为盗版生气。他的作品集,盗版占大多数,正版也有,但往往拿到第一笔版税,后面的就没有了,书一直在市场上卖,却拿不到版税,也不知道出版社到底印刷了多少书。



古龙、司马翎对我的影响

小时候,我外公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收入低,书价贵,他就天天去书店租小说回家看。我那时候很小,好坏也不懂,就跟着看。什么《仙鹤神针》、《如来神掌》等小说,都看过。

母亲当时对我很不满意,认为我无可救药。但我在武侠小说这个不受时空局限的广阔世界里,我得到了没法从学校和现实世界里没有的快乐,无限地扩阔了我的视野和生活。

后来我外公过世,我就自己去书店租书。那时候我就开始看金庸、古龙、司马翎的小说。 古龙开始的时候是令我很着迷,我记得第一部吸引我,让我追着看的小说是《浣花洗剑录》,令我有惊艳的感觉。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写武侠,很新鲜,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小说的开头,和其它小说家完全不一样。

比如从东瀛来的白衣人,小说一登场亮相就很耀眼,很特别的一个人物,好像日本的宫本武藏那样来了中国,打遍中国武林,杀了那么多各门各派的高手,最后败在方宝儿手下。这个小说里,古龙给自己制造了很大的难题,但他没有用很漂亮的方法解决。小说的结局,令我很失望。反倒是他小说的开头,总可以吸引我,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武侠小说的写作上,我受司马翎的影响很大。我对司马翎的评价也很高,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对人性的刻画,将内心的念头和欲望写得很真。

比如我举个例子给你听,我在香港艺术馆工作了十年,我脑海里有个很疯狂的想法,能不能将一件很贵重的东西砸在地上,然后打烂了。那感觉会是很可怕的,现实中,理智告诉我,一定不能这样做,但我内心是有这个想法的。司马翎可以将这种想法写出来。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他的小说里,武侠对他来说是一种美学。他很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两个人在决斗的时候,永远不会去和别人一样,写一大段武术招数和打斗场面,他永远不会说这个人懂得什么招数,就一定能赢,而是特别注重刻画当时周围的场景环境,包括人的精神和气势,把胜负几笔就微妙描绘出来了,非常真实的感觉。别的小说家很少能写出他这种感觉。他影响了我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我很受他这种打斗美学的影响。

司马翎的作品真正好的只有三套,《檀车侠影》、《焚香论剑篇》、《剑海鹰扬》。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保淳,专门研究武侠小说,他出了一本书专门讲台湾的武侠小说,对司马翎的评价很高。

他认为司马翎的作品,以稳健与理性的架构取胜,推理缜密,在武侠小说中别出一格,无论是在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布局上,皆处处呈显出智性的阅读效果。在司马翎的江湖世界中,女侠不再只是花瓶的附庸角色,她们展露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情感自主,智慧备受强调,发展出个人生命境界。

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司马翎‘杂学’丰富,在奇门遁甲、佛学道家、阴阳五行、勘舆命理、阵法图册、土木建筑、医学药理、东瀛忍术,甚至神秘术数,在他的小说里常有显现。

这一点对我的启发特别大。所以我对司马翎的评价也很高。

我看武侠小说很简单,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能够不停地一直读下去,我就觉得这本书是好的。但能这样让我读下去的小说只有几个人的作品。

金庸是一个,但并不是每一本;司马翎也是,但也不是每一本;古龙的书也可以,不过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小说开头开得好,所以我会一直看下去。



2008年家中留影(黄易本人提供)

不相信武侠小说没有未来

我大学学的是艺术系,专业是中国山水画。我当时中学读书都不行,成绩很差,但我中学时遇到的一个老师,他是教画画的。我对画的兴趣就由他开始,他在学校里,是唯一对我好的老师。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喜欢,所以我会学吹洞箫啊,学古琴。那时很多人一见我,就觉得我好像古人一样。《易经》之类的书,我很早就开始喜欢看了。什么《河图洛书》,八卦,术数那些我很感兴趣。可能这是天生的。我喜欢山水画的,由小到大都喜欢大自然,我看石涛那些山水画,很喜欢。他有两句话,我现在也很喜欢,“感诚无可说,一字一徘徊”。我对山水画的感情就是这样,完全不管有没有前途,学这个专业能不能找到工作有饭吃,什么都没考虑的。

我刚毕业的的时候,香港经济很差,根本是没办法找到事情做。但突然之间,我就找到了,我教了一年半的书,带中学的美术和英文,之后还做了教务主任。在我那间学校,校长之下,就是我了。然后我又去了香港艺术馆,做了十年,老天爷也算照顾我了。

写了几本书后,我就从单位辞职了。当时,稿费收入还不能够谋生,但我工作多年,多少也有一些家底,然后就辞职了,本来助理馆长的工作很好,可以说是优差,不大忙,有时间,待遇其实不错。

我对武侠小说的看法,是可以用一个程式来代替的,就是从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一路到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从他们身上都可以清晰看到武侠小说的传承,而到了金庸可说是一个顶峰,由这个时间开始,武侠小说就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低谷。

后来,我看《武侠世界》这个杂志,它刊登征稿,我就写了《破碎虚空》去投稿。武侠杂志的话稿费是很少的,都不够我们在学校里吃一餐饭。还不可以吃贵的,要吃最便宜的。

那时武侠小说好像真是被人判了死刑一样,但唯独有一个人不相信,那就是我。

当时出现了黑洞理论,这给我带来全新的世界,去想空间是什么。我把它融入武侠,就是《破碎虚空》。当我们有新的视野时,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和以前一样。所以我不觉得我是开创的鼻祖,穿越本来就存在,这只是我们对时间的一种反思方式,时间是直线的,我们永远只能在其中一点上,穿越就是打破这条规律。

起初我是想找《武侠世界》杂志帮我出书的。但它说挣不了钱。所有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所以出版社不肯出版。

后来我把小说拿给博益出版社,但是老板说新武侠小说是完全没市场。他基本上连看都没看,就问我写科幻小说行不行,我就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第一本科幻小说给他。我记得他那时讲的一句话,“我要用你这本书去挑战倪匡”。

我就开始写了几本科幻小说,卖得挺好。在那时算不错了,起码不会赔本,而且有点钱赚。我然后问他,肯不肯出我的武侠小说。因为他也不希望失去我,所以就出版了《破碎虚空》。结果发觉书卖得相当好。

我还写了一本《荆楚争雄记》,又把那本也出了。但我真正要写武侠小说,很长的题材,要一集一集这样出版下去的,但出版社不肯冒这个风险。那我只能自己开自己的出版社,然后我太太开始就打理“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一本书是《覆雨翻云》,决定我生死的界限,究竟能不能做到靠武侠小说谋生打天下呢?结果我赌赢了,书卖得很好,比我以前的科幻小说市场要好。初版五千全卖掉了,发行商就叫我再版,代表市场接受这个东西。从那时开始,我的书销量没有跌过的,一路慢慢上升上去的。

我的书通常都很长,杂志连载杂志经常是五年,最后一出版就是四五十本。

我的控制力很好,我本身的EQ很好,小说全在我脑子里。基本上参考资料就是一张中国地图。每晚都睡得很好,写小说时就写小说,我一停笔就不记得它了。所以每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开始。平时,我基本上都在家里写作,《大唐双龙传》一口气写了五年,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写书,中午休息会,再接着写。



黄易在香港大屿山的家外景(黄易提供)

属于我们时代的武侠

我的小说《封神记》就是在向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致敬。

我看过他的很多小说。但《封神记》是拼另外一个时代,因为我不可能再写和他一样的东西。我写的是一亿多年之后的宇宙,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致敬。

因为在《封神记》那本书一开头的时候我写了,引用了一句话,这个人就是荣格,“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神话”。

从我的创作出发,我觉得,作为这个时代的作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武侠。

当我们有了新的视野,新的理念,还有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再创作的东西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就像“破碎虚空”这句话,你在一百年前跟别人说,很难真正被理解。在现在这个时代,我很容易解释给你听。

虚空其实可以不是虚空,它是一种很奇异的东西,当恒星永无休止地塌缩下去,就会出现黑洞,虚空其实是可以破开的。这个黑洞是不占任何空间的,光线和时间去到那里都被完全扭曲。但我不能在小说里整出个黑洞吧,但我弄个破碎虚空呢?那就可以接受。

这是有了新的视野之后我写出来的。当你有了“破碎虚空”这个观念,你可以将整个武侠的观念扭转过来,所以到了最后主角是跃马虚空,然后消失了。这是以前的武侠小说很难想到的结局,除了还珠楼主。

在还珠楼主那时候,人家觉得神怪的东西,现在已变成现实。如果你真正思考这个世界,你会发觉真相超乎我们想象。只不过我们完全不理会科技的进步,不思考它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就是可以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而埋首在人本身的事务里,不理会地球以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很喜欢科学。科学对我来说,不只是知识,还是一种方法,我们对每一件事都可以产生怀疑,然后自我纠正。科学的方法是自我修复的方法,科学的发展就是旧的理论不断被新的理论代替,我一直在追踪科学、物理等学术方面的探索,我希望用最科学的方法去看最荒谬的事情。这其实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正如《破碎虚空》一样。

在《封神记》里,我把人分成九等,最低等的是通过食物吸收养分和能量,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最高等级的生命是以纯能量的方式存在,好像我们说的神一样。

我来大陆,很多作家对我很尊重,总对我提及《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破碎虚空》、《星际浪子》、《封神记》对他们的影响,但奉我为鼻祖,我不敢当。

内地的《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给我设立了“黄易武侠武侠奖”,曾邀了十几个年轻的作家来我家里,和我交流武侠小说创作,很多作家现在都很有名气。

后来,有些人也给我寄自己的作品,我看了,觉得他们也写得很好,很有天分。比如九把刀,他写什么形式的小说都行。我觉得他就是体会到我说的那句话,“无限的可能性”。我觉得不断会有这样有天分的作家冒出头来。

可能有人对武侠小说的未来很悲观,但我其实很乐观。我对武侠小说依然很乐观。



黄易和夫人在泰国2008 (黄易提供)

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水、道术、手相,佛学道家、阴阳五行、勘舆命理,中医一年理,这些东西看来是过去朝代里的科学。

我以前对这些完全没兴趣,不相信,我觉得这些东西违反逻辑,比如说命运,比如是你去看一个人,他能说出你过去的命运,将来的命运,全都是准确的,在理论上,他不需要再看另外的人,已可以证明命运的存在。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每个人都和好多人联系在一起。比如你和A结婚,一定是这样,如果你可以和B结婚,那就没有命运了。这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完全注定的,因为假设只要证明八字是真的,是可以这样去看人的命运的,那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注定的。

这是多难接受的事情。不管我相不相信,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学习它,然后你才知道是真是假。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学这些东西。我以前那时候有一些师父挺好的,学了八七年之后,我就不想再想这个东西。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如果你自己去学,你会对自己很真诚。你不会自己骗自己。在学习的过程里,比如说命运,轮回,劫数,你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有的人看自己将来的命运会很清楚,有的人就看不到,或者看不准。不过我觉得这些事情越讲越糊涂,很多时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拜过一个西方星相学的师父,那时候我是在香港艺术馆工作,一个教授跟我讲,来了个加拿大的占星家,很厉害,我就去找他叫他教我,他就哈哈大笑:为什么要教你?我说就当你帮我看星相,每次上课我给你钱。我跟着他学了差不多一年,他对星相学很专业。

通俗的星相学当中有很多错误。但无人理会。比如我说你是天蝎座,代表你出生的时候,太阳在蝎子座的位置。其他的比如说木星、土星、金星、月亮对你都有影响的。你要画一张星图出来,有一条地平线, 出生时的地平线,所有星星对你都有影响。所以,普通的十二星座是不可能准的。

每隔两千多年会进入一个星座的时代,以前是双鱼座时代,现在是水瓶座。

一般看星座的人不会去留心,星相学是从两千多年前开始的,那时候叫黄道十二星宫。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经过的平面分成十二等分,就是十二星宫,但因为天体移动的关系,太阳每一次都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经过两千多年,地球和太阳已经有了一个星座的差距。所以你不注意这个变化,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则来,很多时候结果就是错误的。

但到现在,我觉得中国的阴阳八字比它更精要。所以我在小说里,一直都没怎么真正用他教会我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那时拜了好多师父,师父的一句话,比你自己看十本书还有用。

你相不相信气运?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气运。例如春秋战国时代,我最喜欢的时代,所有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都在那时出现。风水、道术其实都是在讲气运。当有伟大的人出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但现在不是这个时候。

现在那些人看股票,看跌就是涨,看涨就是跌。



2009 黄易 (黄易提供)

黄易解读黄易小说

《边荒传说》里,我虚拟创作了一个叫做“边荒宅”的地方。我是想用这个地方来反映现实世界。说书馆也是现实世界中有的,说书人其实我的代言人,我在写一个故事,我自己甚至是故事里的一个角色,参与了故事的进程。“说故事”是人类的传统,从古到今,一直到现在。这本书最后结尾,是说书人一直在写一本小说,小说就叫《边荒传说》。我将小说的现实和真正的现实结合了。在别的小说里,我没写过这样的东西。

很多人对《大唐双龙传》的结尾不满意,……这个是读者太投入了。他们已经将寇仲和徐子陵当成自己,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我是没法子不向历史屈服的。如果我不向历史屈服,我就将自己的整个格局都破坏了。等于项少龙杀了秦始皇,谁去收拾那个局面呢?我明白读者的想法,他们觉得起码应该打赢李世民一次。但在历史上李世民真的没输过。

我小时候,有一次经过图书馆,拿了《三国演义》来看,看了几个钟头,开头不觉得好看,但越看越好看。所以《三国演义》已经在我的精神里面了。你知不知道那时我好希望诸葛亮赢呢?我很不希望看到关云长这么个死法,被人火烧连营。但小说其实就是这样才好看。如果我将《三国演义》全改了,诸葛亮赢了,我觉得其实我们不会对它留下什么印象。现在这样的结局,让我们觉得悲剧英雄是最感人的。

《大唐双龙传》是小混混成就了一个大事业。当然我可以写一个模范的人,但那不是真正的我,我只能写一些自己有共鸣的人。我觉得任何小说最主要的都是对人物的刻画,我希望写有血有肉的人。

很多人喜欢《大唐双龙传》里的婠婠。现实就是这样,你很难说一个人就是正或者邪,人性是很复杂的,黑白分明,永远无关真相。,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当你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杀人,他们也有完整的逻辑和理由。很多事情是很混淆的,但我已尽量希望将他们简化。我们有一个心理上的惰性,就是希望事物简单点,清楚分明,而不管真相是如何。就像你做记者去报道一件事情,你也会把它尽量简化,让人家容易接受。

《边荒传说》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泰国的读者认为是我最好的小说。因为(作品)在泰国有翻译成泰文。他们有一班人是专门研究我的小说,他们皇室的人看我的小说,有一个黄衫军的领袖也看我的小说。

他们觉得《边荒传说》是我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有《大唐双龙传》的东西,也有《寻秦记》的东西。所以在这本书里,看到我的野心。我将以前觉得好的东西,都写到这部书里面了,也弥补了《大唐双龙传》的遗憾。

因为《大唐双龙传》的很多读者认为寇仲没当上皇帝是种遗憾。而我在《边荒传说》中的两三个主角,一个就成为北方霸主,一个成为南方开国之君。看《大唐》有遗憾的人就在这里得到补偿,这就是小说的好处。

《星际浪子》里的爱情,《封神记》里的爱情,经常是几万年,七百万个地球年,我们再相遇。这就是我说的,武侠小说有无限的可能性。我觉得男女之间的感情古今如一。我们回头看以前的情诗,感受是一样深的。好像“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我觉得那和现在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吧。

当然思想理念可能会不同啦,那时候的“还君明珠”现在是“结婚证书”,这些会不同,但真正的nature of love,爱情的本质,由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东西,是我们永远不会明白的。我们讲什么都没法讲明白,甚至有科学家说那不过是一种化学作用。既然它是种化学作用,那古代的和今天的爱情,应该差不多。

中国很多传说,《山海经》、《封神演义》、《世说新语》,有很多资源可以被我们拿来重新使用。《云梦城之谜》是我写给孩子们看的,一个很浪漫的故事。武侠的味道不是很强,它要讲的其实只是命运。那是我对命运的其中一个诠释,但我把它和中国的古代神话结合在一起,和娥皇、女英有关,也可以说是一个尝试。

我写完《寻秦记》之后再没有写过穿越,没有再写过同类型的书。

在《寻秦记》中,穿越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个手段,制造一种处境,那就是有着现代思想的现代人,去到古代社会。小说中真正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历史。而历史这个元素在《大唐双龙传》里进一步发挥。可以说,对历史武侠,我在《大唐双龙传》是更有野心的。从《大唐双龙传》到《边荒传说》,可说是历史武侠的极限。

从《边荒传说》到《云梦城之谜》,我的创作程式是改变了的。主要是神话和武侠小说的结合,真正要探讨的东西是命运。我希望从中可以找到新的小说美感。而到了《封神记》,我最新的小说,完全是科幻和武侠的结合。与此前的小说完全不同。



不在乎删节还是全本

我不在意书是全本还是删节本,《寻秦记》在内地、台湾就是删减本,在香港有修订本也有完整本,两个版本都有得卖。不同地区的读者,对同样一个作品。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做修订版的意思呢,就是给读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我是比较受西方影响,不觉得一夫多妻,逢场作戏,这种感情有什么问题,其实这样的描写更符合那个封建历史时代。《寻秦记》的朝代,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完全没有男女平等的。 当一个现代人去到古代,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变化呢?这是《寻秦记》其中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不过《寻秦记》到内地出版,很多人觉得,一夫多妻,逢场作戏,享受是负面的东西。我最初写的时候,是这样想的,完全不觉得有问题。但我发现出来后,读者会有不同的反应,还有很多人会用这些东西来攻击我,并且全盘否定我的东西。我是尊重读者的看法的,每一个读者都有他看东西的自由,后来那我想,反正我都在做修订本了,不如我给他另一种选择啦。

好像《色戒》在香港是未删减版,内地很多人会来香港买正版的翻版。如果让你选,每一个人都会选未删节的。我最多打上格子,如果不喜欢看,但是起码它还是在的。

金庸和古龙达到街知巷闻的程度,主要是一个跨媒体的结合,电视剧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如果我是香港TVB的负责人,要拍一个武侠剧,我一定会找最有商业价值的作者。金庸可以有很多部小说,只要他其中一部在电视上很受欢迎,其他的就会继续开拍。古龙也是有同样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在现代经济中,市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始终会有其他的作者出现,但不一定是武侠小说。

我的小说现在也被改成电视剧和游戏。无线拍了我的《大唐双龙传》、《寻秦记》、《覆雨翻云》,后来又要买《边荒传说》拍电视剧,但是我跟他说暂时不考虑。因为我对前面拍的几个电视剧很失望。《寻秦记》稍微拍得比《大唐双龙传》好一点,《大唐双龙传》完全拍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和小说完全不同了。

根据我小说改的游戏,通常游戏上市的时候,我会玩一段时间,但我自己比较喜欢玩单机游戏,因为它的深度好一些。香港SARS横行的时候,他们出了一个游戏,说项少龙回到香港,发现SARS病毒是个大阴谋,能不能揪出这个凶手。后来,单行版的游戏又热了一阵子。

我现在最希望的是真正的虚拟游戏。这个我在《封神记》里有讲到。真正的虚拟游戏是进入到一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只不过是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到的,用眼、耳、鼻、口去感受这个世界。当你有办法控制整个神经系统的时候,就有办法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不同的东西。那时游戏将会统一人类世界。

俄罗斯现在有这个技术,军用飞机作战的时候,驾驶员戴上一个头盔,计算机超过人脑的计算速度,把这个特制的帽子一戴,完全跟大脑神经融合,身体听从它指挥,整个人坐那不动就可以了作战了。

我经常说的,人类有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就是我们可不可以和电脑、人工智能相结合,日本这方面有很多动画、小说,研究这样东西,探索这个事情。我的方式就是用武侠小说的方式,人体本身是最神秘的,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很局限,所以我用一首诗写了一部小说《超级战士》,就是——我们永不停止搜索,最后搜索的结果,就是回归到起点,并首次知道,一个新世界的存在。

我们去搜索太空,去月球去火星,不停搜寻,最后发现有一样东西,自己始终不明白,那就是自己的脑袋。我们想找的东西,就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是那个答案。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特的文学体裁。一般的文学体裁入门比较简单,但武侠小说很困难。时间会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武侠程式始终会开启。而我们最需要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武侠。

任何一个文学体裁的发展,不是在十年、二十年可以看出来的。我觉得,每一个时代,都潜藏着巨大的创作动力,就像火山里蕴藏着岩浆,等待爆发的机会。如果一旦喷发,没有东西可以阻挡。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酝酿期。

我很期望武侠小说可以再出现一个盛世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寻自己的好小说,找寻真正的自己。当你真真正正能表达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相同。每一部小说,我一定要找一个新的说故事的方式。我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但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

关注中国文化现场

分享文学、艺术、思想之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