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莱伯利(Ray Bradbury,1920年8月22日-2012年6月6日)是美国科幻、奇幻、恐怖小说作家。除小说外,布莱伯利也著有多部散文集、诗集,并从事广播剧、电视、电影等剧本创作。代表作品有《火星纪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及《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
1966年,特吕弗曾将《华氏451度》搬上银幕
当他开口时一定言之有物:“我最爱的科幻片是《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因为本片具有哲学与宗教的深度。它可以把宇宙现象的种种串联起来。”
《第三类接触》
布莱伯利总是不厌其烦解释自己的想法,他说明:“我们可以看看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译注:教堂位于梵蒂冈,天花板上游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上帝伸出手,隔空与亚当的手相连,而亚当也把手伸出,两者才接触在一起。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最棒之处就在这里:我们也跟宇宙的其他存在物进行接触,宇宙原本分离的两半因而连接在一起。看完电影后,我们都会有所改变。看这部电影是我这辈子最棒的观影经验之一。”
布莱伯利不讳言自己深爱电影,并宣称它们对其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朗·钱尼(Lon Chaney)的作品。当布莱伯利聊起那些默片时,就好像他昨天才初次看过似的:“我在三岁时看了朗·钱尼的《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1923)),四岁看了他的《挨了耳光的男人》(He Who Gets Slapped,1924),五岁看的则是他的《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25)。它们启发了我。”
《钟楼怪人》
《挨了耳光的男人》
《歌剧魅影》
如果说它们是布莱伯利的想象力源头,他对于恐龙的喜好则是因为原版的《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与《大金刚》(King Kong,1933)而培养出来的,结果他也因此进入影坛,成为编剧。
“我写了一篇叫做《灯塔雾角》(The Foghorn)的恐龙故事,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看过后就聘我帮他写《白鲸记》(Moby Dick,1956)的剧本。真是不可思议,我在银幕上看到的恐龙居然改变了我的一生。”
约翰·休斯顿1956年的电影在选角时找了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饰演艾海伯船长,实在跌破众人眼镜;而在布莱伯利成为本片编剧之前,他迷上了《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并称它为“一部伟大的科幻歌舞片”。为何有此一说?“因为它的主题是有关于声音的发明,还有此项发明如何改变了好莱坞的历史。”
《雨中曲》
这部由斯坦利·多南(Stanley Donen)与金·凯利(Gene Kelly)于1952年合作的歌舞片令布莱伯利着迷,他甚至想为身兼演员、舞者与导演三职的金·凯利写一部电影剧本,于是拿了短篇故事《黑色摩天轮》(The Black Ferris)给他看。可惜金·凯利找不到资金来源。,增加篇幅后来成为经典奇幻小说《魔界奇人》(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而且真的把它搬上了大银幕。
《魔界奇人》
提到这部由杰克 克莱顿 (Jack Clayton)执导,于1983年上映的电影时,布莱伯利表示:“电影拍得很美,而且完全是根据我的原著和剧本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