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中华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张三丰之道符体书法

中华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张三丰之道符体书法

2023-05-25 17:04:50

      当年,张三丰融多家之所长,得道之精微,将武当派发扬光大,传下神功无数,各成体系,被后人尊为武当派祖师。三丰祖师所创之龙行大草、天龙神剑,将书道、拳法、剑法、丹道诸艺熔为一炉,“写字即成拳,行笔是练功”、“ 写字抒剑气,作画发文光”,此等书法,不愧为书道之绝顶,以“书”、“剑”演大道也!然,三丰祖师身为道门宗师,自是精于符箓之术,以画符之笔势合于书法,也自成一体,笔势凌空飞舞,匪夷所思,可谓是书道之奇峰,草书之极致。此种书法,可称之为道符体书法。

一、观天之象创文字

  上古之时,人们交流只有语言,无有文字,为了记录事情,便采用结绳、契刻、图画来记录。结绳记事存在于上古传说,在中土早已失传。但在墨西哥的一些原始部落,尚有采用结绳记事者,可见上古传说不虚。据王大有等专家考证,美洲大陆之土著居民,实为数千年前中华先民迁移而留下之后裔,保留了中华上古很多文化特点。到了现代社会,计算机存储和运行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结绳记事。契刻记事最著名的就是八卦了,用不同的契刻来表述不同卦象,描述天地不同的现象。除八卦之外,还有其他契刻符号。图画记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部落之图腾,如龙、凤等实为上古部落之图腾,这些图腾自有特定之意义;二是描述某种事物、某件事情,而画一幅图记录下来,是对天地万物、万事的直接描述,这幅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这两种图画记事就是中华象形文字的起源,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观察天痕地势万事万物而创造,每个字都如同一幅画,以简约的曲线画成的画,称之为“天垂之象”。故而古人认为文字中包含了宇宙至理,甚至能沟通到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在道教中一些符箓中,在点线之间也包含有汉字。在先民上万年的生活中,逐渐创造出大量的图画符号,但比较零散,所表达的内容也不统一。后有大贤仓颉总结不同部落所用之图腾、先民平时所用之图画符号,进行归纳创造,形成比较成熟的一套交流、记事的符号系统,这就是汉字。说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汉字,没有错。但说仓颉造字的传说是虚假的,也不正确,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总得有一个大智慧的先贤对早期的各种图画符号归纳总结,创造升华而成文字。这位先贤可能叫仓颉,也可能叫其他名字。


仓颉造字图(图片源自网络)


二、另有天书神人传

  除此之外,上古修真之士还有一套文字系统,称之为“天书云篆”,据称乃神人所传。这种文字如龙凤盘旋、如云彩变幻,据称每一个字都隐含天地之至理、不测之玄机、特殊之能量。这种文字不多,也非普通人所能学习。宋代大书法家苏轼在《天篆记》中也说:道教方士之书“笔势奇妙,而字不可识。”《真诰》言“今三元八会之书,皇上太极高真清仙之所用也。云篆明光之章,今所见神灵符书之字是也。”《云笈七签》中记载:“八龙云篆,明光之章,自然飞玄之气,结空成文,字方一丈,肇于诸天之内,生立一切也。篆者撰也,撰集云书,谓之云篆。此即三元八会之文,皆是天书也。”《道藏·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云:“天真皇人曰:《天书玉字》凝飞玄之气以成灵文,合八会以成音,和五合而成章。”书中有二百五十六个“云篆天书”图像。《三洞经》:“道家字曰云篆,曰天书,曰龙章,曰凤文。”在我观来,这些“天书云篆”可能是大神通者在功境中所观察到的大道影像、天地纹理的表述。佛门密宗之修习,也有观想一些特殊的原始梵文种子字,认为这些字有特殊意义,有特殊之力量。这与上古“天书云篆”的作用是相同的。


云篆(图片源自网络)


三、人天媒介画道符

  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是一种被认为能够沟通神秘力量,发挥独特作用的奇特文书。它文字曲折难辨,似书,似图,似流云。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他说:“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也有道书认为道符本身是天上云气自然结成——“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别方位,区别图像符书之异”(《三洞神符记》)。之后才由太上老君等各路神仙将它传授至人间,也有称西王母所授,或曰大禹所传。道符应与上古巫祝之术相关,可能也是“天书云篆”的发展。

  画符有特殊的讲究,并非依样画葫芦便能制造出来,需要制符者有很深的内炼功夫,契合冥冥中某种玄机,方能制出真正的道符。:“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无形,而形于符。此作而彼应,此感而彼灵。符者,阴阳契合也,唯真诚者始能用之。”

  我猜想,道符可能是用来沟通宇宙中的某种神秘能量、神秘信息的密文,如同手机的天线。后来,道符在道门中得到大发展,种类繁多,慰为大观,形成道教特有的一种文化。道门“五秘”即有“符箓门”,而其他四门,也大多兼修符箓之术。张三丰得道门之“太极门”、“玄真门”、“剑仙门”之真传,自然精通符箓之道。


道符手抄本(图片源自网络)


四、助推书坛百花放

  道符,神秘、灵动、飘逸,从书法上看,也是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不少书法家从中得到启迪,受其浸染。唐代篆书的写法就深受道符书写方式的影响,敦煌《篆书千字文》(唐代墨迹)残卷、空海法师《篆书千字文》(摹本)的写法与道符摹拟云龙的曲折写法高度一致。道符还催生了“双钩填墨”的摹写手法。双钩填墨源于天师道的“画符郭填”。 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称为“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书法中的双钩填墨。双钩填墨,最为接近真迹,保持了原本的笔墨情趣和神态风韵。流传至今的“兰亭文集序”所有版本,包括最为有名的“神龙本”、“定武本”等,绝大部分出源于双钩填墨。


敦煌遗书——篆书千字文残卷


五、书道巅峰龙真字

  当年,,书、剑、丹道合一,创龙行大草、天龙神剑,可谓是书道之巅。武当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之先祖曾在家传武当拳宗注曰:“三丰祖师不仅创有字拳,而且创龙行草书气行于字,另具风格。”(参阅关亨九《武当修真密笈》一书)张三丰祖师曾写下《直解书诀》云:“达乎道,通体圆满,乃是浑圆。三宝四肢齐归于脐,腕骨能鸣。阳气明则化臂力,阴气大则身生风,刀笔剑锋,以字为性。圆动则顺遂,方行则逆去。紧静坐劲,掀则力出。内要致,外要空,整起整落,回仰是远,连接是近;望之似逸,发之以惊。诚于斯道,字拳乃精(参阅关亨九《武当修真密笈》一书)。”并书“龙、虎、神、佛”四字于武当山玉虚宫石壁,惜明末毁于战火。幸武当道人拓刻木版留传至今,神韵依然,称为祖版。当代国学大师李兆生得张三丰龙行大草一脉之真传,有众多书法精品问世。


神龙祖版


六、立笔为宗道符体

  张三丰作为道门宗师,得众家之真传,将道符之笔势用之普通书法作品,自成一体,可称之为道符体书法。这种书法,兼具道符之神秘、灵动、飘逸,有一种特别的气势,给人以极大之震撼,非常人所能作也!

  合川的二仙观碑刻自纪录片编导、制作人赵兴明先生在其博客发表《张三丰龙行大草书法碑刻》一文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网上转载者甚多,多数人都认为是张三丰真迹,但是否为龙行大草,有不同的看法。对此碑刻,我曾请教李兆生先生的学生文熙先生,文熙先生经深入研究和亲身体验,认为二仙观碑刻并不符合龙行大草笔走龙蛇和天龙神剑斩钉截铁的作风,也无循气内行之内容,可知并非龙行大草。网上流传的据说是张三丰祖师唯一真迹的龙行大草拓本(内容为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与二仙观其中的一幅碑刻是一致的。但二仙观碑刻这种书体有四幅,内容为四首唐诗。

 

第一首:刘长卿《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第二首:戴复古《月夜舟中》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第三首: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第四首: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笑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二仙观碑刻照片(照片源自网络)


网上流传的张三丰书写的《别严士元》拓片



    经网上搜索,张三丰书写的《别严士元》书法原件尚存,宝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5秋季拍卖会曾展出该作品。作品保存完好,上有钤印:张三丰印(白)、蓬莱第一(朱)、心镜虚明(朱)。静观作品,正如拍卖公司所介绍的:“画面呈现出如大海江河般,此起彼伏,滔滔不绝,一气呵成的磅礴气势。”好像有太极拳连绵不绝的拳势,剑气纵横之凌厉,又好像如道符一样能引来超越时空的神秘力量。这幅书法与二仙观碑刻及网上流传之拓片是一致的,而二仙观碑刻并非现代人所刻,这也可证明《张三丰·别严士元贴》并非现代人所伪造,应为张三丰真人真迹。

张三丰《别严士元》的书法原件

张三丰《石桥歌草书》

     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5春季拍卖会展出张三丰的另一幅作品《石桥歌草书》,书上内容为:“景堪羡,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数声,叫道人仔细。张三丰。”所书内容为节录张紫阳的《石桥歌》,不过文字略有不同。《石桥歌》这几句为“景堪羡,吾暗喜,自斟自酌熏熏醉。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声声教仔细。”这幅书法与张三丰《别严士元》书法原件的风格基本相同。

  张三丰真人所创之道符体书法,虽非书道主流,但也自成一宗,独具特色,恰如书体中之奇峰,在书法史上也应占一席之位。


广州  |   武当太极拳馆

内家拳宗 武当正脉

欢迎朋友们来馆参观。获取拳馆介绍,请添加公众号后回复数字“0”。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武当太极拳,本馆常年招生授徒。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西浦直街瀛洲书院

电话:13902276644  (何师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