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彩绘木雕:阿难尊者立像
编者按:,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2012年9月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这就是你”能缘体”,你心里本身本性那个种子能缘、能攀缘的那个功能。“不相离”,没有分开。“是见分等,内所虑托。”这不是相分、不是现状哦。因为你心里头又修道、修佛,越清净了,你慢慢同一个水一样,混乱的水慢慢澄清下去,澄清下去那些泥渣子掉下去,你心性本体的功能的见分看得更清楚了,所以你觉得自己的思虑特别多、思想特别多。本来就有那么多,你自己没有观察清楚。因为这一下澄清下来,你的见分“内所虑托”,这个思想啊,就是本身阿赖耶识种子带来的亲因缘、所缘缘。因为有过去的业力的习气,所以自然爱去思虑、爱去思想。
你现在说“我要修道了,要打坐了,拜托拜托你不要想好不好?”这是你现行的意识想自己,你那个八识阿赖耶识的种子那个业力的那个染污性它会出来的啊!“内所虑托”,那么你想这个会出来的等无间的缘你想把它断了,嘿!你不修到某一个程度能够清净啊?做不到哦!还有些人,你们坐坐得好一点,忽然前面看到什么、看到什么,那就是“虑托”啊、就是思虑啊!那就是念头。你不要认为是境界,有些人:“哎呀,老师啊!这个我没有想它呀,那硬是菩萨出现。”哈,那个菩萨就是“萨菩”!就是说你阿赖耶识有这么个影子。如果我不在讲唯识,我跟你们讲法、答复你们绝不是这样。因为你智慧不够,我答复你告诉你:这就是你在妄念!他绝不承认:“这个老师不通,我没有妄想嘛,这是境界啊!这是神通啊!”他慢慢就变神经了,变神通的兄弟去了,神通的老弟是神经啊!
即使你那个境界出来,我告诉你们哦,这是大慈悲告诉你们哦!你们万一碰到不要搞错了,就晓得这就是妄念,这是阿赖耶识种子带来所缘缘、亲所托缘,是所缘之缘。这是妄念来的。现在搞清楚了吧?懂了吧?所以不到那个时候——你说老师那你批日记不给我讲呢?因缘不到,不会告诉你。这个时候讲了你就注意了!平常我给你讲了你当我在放屁,不严重。所以说法一定要登座,这个时候你非严重注意不可了!要知道这个道理。这是亲所缘缘。
“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假设,现在有一个境界、有一个思想,“与能缘体”,能缘就是我们自己本心、八识心王(第八阿赖耶识)所起的用哦!
“能缘体虽相离”,同它没有关系,不是第八阿赖耶识。
“为质能起,内所虑托。”什么叫“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呢?所以啊,讲佛法只好讲到最通俗,你们在座的年轻朋友想你的女朋友的时候;或者你们这些年轻小姐想男朋友的时候;或者你们买了股票不放心,这两天减价的,睡觉睡着也是股票,那个号码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带质的。你想这个人,影像来了。所以“能缘体,虽相离。”不是你,刚才我讲,打坐做到心念完全不向外境、清净了,里面看到现象、境界起来了,就是这个。那么“能缘体,虽相离”不是第八阿赖耶识,“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外面带质的影像引起的。还有实质的。等于刚才讲,有些人修道修到已经:“哎哟!看到什么……哎哟,哦!前面一个东西,哦,护法神!”那都神经了。你要晓得一切唯识所变。就是有个魔、有个鬼,怎么样?魔来怎么样?你说你是不是要吃我,我的肉比人家香一点,你吃吧!吃了以后我也是魔,跟你俩作对!它就不敢吃你了。人变魔,魔也是人做嘛!这些都是幻象。一切如梦幻空花,还管他什么佛?!所以禅宗祖师告诉你“佛来斩佛,魔来斩魔。”没有这回事。所以自身“为质能起,内所虑托”,这个不是亲因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因为这有假带质的作用,我们看了某一种影像以后,这个影像留进来了,就是带质。
“亲所缘缘,能缘皆有。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所以什么叫亲所缘缘呢?“能缘皆有”。自体的功能,我们第八阿赖耶识带来的,心王本身、心这个本身它的功能,自然会起作用。所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能缘,心所能缘。“离内所虑托,必不生故,”但是,如果不是内心起的;这个“内”不是说闭着眼睛叫做内——所谓身心之内、身体自己“必不生故”,不是本身自己起的功能,它(亲所缘)不起来作用;它并不是没有了。换句话说,心境上亲所缘的这个东西,如果你修行不到妄念比较澄清,那个心的能缘的作用还看不见呢!所以等到外面妄想、妄念澄清了,内心的这个作用才看得见。所以呀,你看你们念“楞严经咒”、早晚功课,“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深心哦!非常深的呦!一层一层。
“疏所缘缘,能缘或有。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至于所缘缘的疏因缘是怎么讲呢?这是比较外在的,“疏所缘缘”。在我们内在的本心上,“能缘或有”,这个“或”字注意,有时候也许有,不是全体。它到底非亲近。所以“疏所缘缘,离外所虑托”,离开了外面一切境界、思想(由外界所引起的、依他起),没有外界了;“亦得生故”,有时候莫名其妙也起这种作用的。
所以说,“第八心品,有义,唯有亲所缘缘。随业因力,任运变故。”所以,关于第八阿赖耶识同自己本心、本性的关系;“有义”,有一派的道理认为,“唯有亲所缘缘”,唯有自己内在的这个亲因缘(亲所缘缘)所生。总而言之亲所缘,它跟着自己的业力“任运转变”,什么叫“任运”?这两个字我们看禅宗书经常看到,拿现代的话就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在;自由不对,是自在。“任运”,很自然的流行去,悠游自在、任运在转变。
“有义”,有一派的道理,“亦定有疏所缘缘,要仗他变质,自方变故。”另外有一派佛过世以后的这些唯识学的大师们讲,这个疏所缘缘必须依他而起,依仗外境界的引发,改变自己的本质。所以慢慢习惯了,“自方变去”。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生下来,自己的聪明,有天才、有思想,是亲所缘缘。因为有这个天才,他喜欢数学、他喜欢画画,把他送到学数学的地方去教育他;喜欢画画,把他送到学艺术的地方去,这是疏所缘缘。“疏所缘缘要仗他变质,自方变故”,慢慢把他教育增加,外面依他而起,本身再来变去。[引磬响](你好像对于钟点贪污哦!尽量希望我多讲啊?哦!唯识放假以前还有一次吧?没有啦?那这一次以后要等二月二十一的晚上了,这个《成唯识论》的“所缘缘”要缘到那个时候了。嗯,好。)
……二百九十四页,还在因缘这四缘里头转。好像四缘上一次讲到所缘缘,提到了一点,对吧?讲过一段,恐怕大家忘了。我记得是讲到三分之一,差不多一半。现在需要不需要复习一下?那就复习一下。我想大家已经还给我了,因为过年我收回来这些很多!(南师的幽默话)
这是因缘,因缘包括四缘,这是讲到唯识因缘生法,一切宇宙万有是因缘所生。这个因缘详细的分类——四缘的关系,四种缘。那么现在是第三种——所缘缘。
所谓所缘之缘,先解决这个名称问题。就是讲一切万有的现象,生起有法、一切有法之生起,由这个前因变这个后果,都有前因变后果、连续不断的,所谓所缘之缘。譬如像我们上楼梯,由第一步、第二步慢慢上,是一个圆周性的。这是一个所缘缘。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