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疯狂,那又怎样呢。阿丁就这么任性地准备做文学圈的公敌。你没听错,是纯文学,不是都市言情,不是官场小说,不是乡村艳史,也不是玄幻修真。纯文学还有人看吗?废话,没人看还搞毛飞机。
纯文学的圈子不是被郭敬明他们打败的,而是被自己人毁了,“(那里)大家都是熟人,也知道些什么样的小说会发、会得奖。新人要不变成和他们一样,要不就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
阿丁是个短篇小说狂迷者,他想通过一个工具找到和他一样的狂迷者。这些人一定真实大量在民间存在着,或许是报社记者,或许是厨师,或许是心理师,或许是包工头,或许是快递小哥……
他们藏在各个角落,默默地看着,默默地写着。阿丁很希望找到他们,并把这些人聚集起来,一起改变一些事。
这个疯狂念头的实施注定要碰到很多困难。阿丁潜心数年,和朋友开发出一款超级神器,叫果仁小说APP。发表民间高手的小说,并给予他们有尊严的稿费。他相信电子屏上,一样能做出最舒服的小说阅读体验。运营一段时间效果很不错,当然,缺钱也是常态。
其实我是一个写小说的。阿丁是如此坚信这点。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像《喜剧之王》里的伊天仇一样孤独面对大海,举起手,大声鼓励自己。
他需要帮助。
▼
▼
果仁小说现在在“开始众筹”发起了众筹。长按下面网址→复制→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粘帖→进入果仁小说众筹支持页面,你就可以支持果仁小说,改变中国纯文学。
http://www.kaistart.com/mobile/project/detail/id/10BCE620DEA99750E050840AF24228F9.html
▼
开始众筹=故事004
小说之王
我的父亲是个内科医生,因为他的期望,我14岁就考进了河北卫校,毕业后进了保定一家医院的麻醉科。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一辈子穿着白大褂。可我偏不,27岁的时候,我在空白处方上写了份辞职书,自己去外面开了家诊所。又过了一年,我关了诊所,二次创业,开了家加盟店。
对我转行这件事,父亲既生气又失望,有一天,他指着家里放满医学书的书架对我说:等我死了全给我烧了,反正你也用不着了。可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家伙,加入像我的父辈一样,终其一生做同一件事,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让我恐惧。
2001年,我29岁,加盟店倒闭了,之前开诊所赚了的三四万元钱赔进去三分之二。我一下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每天就写写球评混日子。
4月的时候,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一桌人都是朋友,每个人都是成功人士的模样,有几个长时间没见的就问我:最近在干吗呢?在哪儿高就(发财)?面对他们,“刚创业失败,现在正赋闲中”,这样的答案我说不出口,就一直支吾着。这个闪躲的游戏玩了半场婚礼,一个电话拯救了我,电话那头是《重庆青年报》的副总编,他问我:“愿意来当编辑吗?”愿意,当然愿意。放下电话,我超越了新郎新娘,成为全场最幸福的那个人。
在重庆干了一年后,我去了天津的《每日新报》,半年后,北京的《新京报》创刊,我又成了第一批员工。在媒体混得还不错,2008年,当了《新京报》体育新闻部主编。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向总编申请去第一线报道,他问:你体育部的,去地震现场干什么。我说:我是学医出身的,你们去了能采访,我还能参与抢救,都还行。
5月19日,我进入灾区,大概十天时间里,我去了绵阳、什邡、平武、北川等地,没有赶上抢救,就是整天采访写稿。稿子里放不下的内容,后来我写在了牛博网,那个博客网站后来关了,文章尽失。
但有些细节没法忘:在北川附近,我在山路上和一群村民聊天,一个老人找我要烟抽,他的表情里混了太多东西,恐惧、麻木、疲劳、饥饿、渴望,我都感觉得到;在绵阳九州体育馆,成千上万的人,蝼蚁一样席地而睡,看了觉得自己渺小得不行;也是在九州体育馆,我遇到一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孩子,母亲在地震里死了,看到这个当爹的笨手笨脚地带两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0年,我离开了媒体,跟那次客串采访有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虚构写作才是我真正热爱的。
那时,我已经写了五六年小说,知道做职业作家连自己都养不活,不过我不怕。有时,我甚至会偷偷想,自己可以做些事改变这种情况。
12年,机会来了,我第三次创业,这次是本叫做《坚果》的小说MOOK。我的想法很简单:国内的小说写作基本都被学院派杂志和通俗文学杂志垄断了,它们早就偏离了小说的本源——故事。我要做一本和它们都不一样的杂志,让读者有机会读到一些真正的好故事,也让一些坚持自我的作者可以有尊严地写作。
失败来得更快,《坚果》只出了一期叫“栗子号”的就“风华绝代”了。我不死心,《坚果》夭折那晚,我在博客上敲了几个字:坚果不成功,便成仁,果仁。那时候想,纸质mook的成本太高,到互联网上省掉印刷费,会活得更长久些吧。我很快又开始找投资,让朋友帮忙牵线,2013年7月,还真的找到投资人了,我开始第四次创业。
现在回想起来,启动的时候,我根本不懂互联网,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幸好,遇到了一个靠谱的技术团队,又找到了两个靠谱的编辑,2013年的平安夜,叫“果仁小说”的app真的上线了。
我成了一个“CEO”,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因为遇到更多的是艰难、挣扎。整个团队就三个人,大家都是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为了替果仁做宣传海报,我自己学会了用indesign。
但是还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投资方的后续资金不能到位。2014年夏天,我用自己最后的积蓄给果仁的两名编辑发了最后一个月工资,如果这个月过去还找不到投资,我们就得散伙了。我们还在维持app的更新,每天,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分头给每个熟悉的作者打电话,解释稿费发不出来的原因,然后厚着脸皮约稿,维持APP的更新。下了班,我们仍会喝最便宜的酒,聊最爱的小说,没人去想,熬不过这个夏天怎么办。
那天,一个噩耗出现在微博上,我未曾谋面的朋友、翻译家孙仲旭因抑郁症辞世。我给孙一圣打了电话,问是否拖欠他的稿费,答:无。略心安。仲旭先生生前,我们私信聊天,他说作为译者,从未收到过如此之高的稿费。“那是您应得的。”我说,否则我做这个叫果仁的东西干嘛。
▼
改变
果仁小说会提供一个独立的渠道,让国内最优秀、最纯粹的短篇小说作者和译者发表自己的作品。标准就是文学,真正的文学,与圈子、人情无关。果仁小说还会让作者和译者们获得与他们付出的才智相匹配的收入,让写作者获得体面和尊严。果仁小说还会成为一个基于共同兴趣和审美的社区,读者之间、作者之间,重要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可以自由地互相交流。
果仁小说现在在“开始众筹”发起了众筹。长按下面网址→复制→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粘帖→进入果仁小说众筹支持页面,你就可以支持果仁小说,改变中国纯文学。
http://www.kaistart.com/mobile/project/detail/id/10BCE620DEA99750E050840AF24228F9.html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果仁小说众筹支持页面,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