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唐代以前才是道家修炼的古仙术,可以举宅飞升于蓬莱仙岛,而宋明往后没有一个是真修,或修炼方向是错误的——他们的理由是肉体不能长生,容颜不能长驻不衰,就是修炼失败。
对此我只想问一句,古往今来,尝有生而不死之人否?答曰住于蓬莱仙岛也——这岂非亦是死无对证。
修道若无传承、所追寻的方向错误,则断无得道成仙的可能。
《德道经》二十五章里讲了什么是“道”。
得道的前提首先是悟道、见道。道德经分明讲述了道体的存在、也讲述了道用(德)的分别。而我们修行却去追寻一些注定不能久留于世的东西,这合适吗?
因为身体是一个小世界,与外世界是全息对应关系。所以道德经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
从内修的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本质上所有的出神,其实都是在自己的身体内完成的。
阳神散则成气聚则成形能在外世界为人所目睹,原理与视频通话没有区别。
混沌是阴阳未判之无极,是大道的别名。自古修炼的步骤是——闻听大道,走近大道,悟见大道,守持大道、合于大道。
通往大道的方法三千六百种,一旦悟见大道,自然万法了然于胸。
一位道友在论阴神阳神时讲到:最后境界炼虚合道,将阳神收入肉身中炼而复炼,后将肉身炼入阳神中再由阳神坐忘而融入三清虚无道境,也即是佛家所云之法界。
这可说是后世内丹最高的境界:把肉身炼成阳神虚合大道,表现在世间的形式是日下无影,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瞬移。白日飞升。跟密宗无死虹身基本同属一个境界级别。
但在现世基本不可能在离世时取得这般成就——原因在于天朝建国以后规定了修道人士不能白日飞升。
开个玩笑。
事实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在现阶段已不能再感通这种境界。或许数百年后科技发展到极限再次转入内心世界的探索之后,修行有成的人可以重新取用这样飞升的形式。
但以“得道成仙”解脱而论,这并非是唯一衡量标准,尸解,刀解,兵解,坐化一样可以是“得道成仙”,这是自证自知的事情。
原始道家的修炼就是这么个样子,简事寡欲,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乃可长生。后世的禅宗实质上与此几乎一致。所以有的修道人士说人家只修性不修命,往往只是自己的见识浅薄罢了。
早期道家的修炼很朴素,但是在外行人看来,如果没有师父讲解指引,依然很难悟达通透。
丹道在最后的阶段,阳神肯定是要化去的,若执住于阳神不舍,为佛家所笑云:饶经八万劫,未免落空亡。
从更高的层面去俯瞰,丹道在早期调配精气神,后期才“炼虚合道”,古道家的修炼一下手便是“虚心实腹合于至道”,一般人根本没办法修炼。
如果一个修道人已经完全的“得道成仙”,那么就代表着对于世情没有了任何的牵挂,也已没有任何理由会在“命数之外”长留于世。
即使一个人的修炼已经到达可以随便活多少年就活多少年的程度,但现代天时地利人和的缺失,也往往只能进入深山老林去隐居生活。
真正得道的人,我不能明白他还有什么留恋值得他再活个几百上千年。你愿意吗?
我知道很多人愿意,但只是因为欲望罢了。
所以说千年妖精常有,百年老道鲜少。【节选自知乎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老师QQ号
《周易研究会老师超准预测实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