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修道之人如何修“善” —— 十善十念(下)

修道之人如何修“善” —— 十善十念(下)

2023-05-25 17:04:50

六念、损己救穷。所念向外行为的修持。所谓损己?就是捐献布施的修持行为。贫穷则是缺乏,包括精神与物质,方法则不局限财物的捐献,还有最为殊胜的法布施,施给欠缺精神资粮者。


这里所说损己的定义,不是损害自己的性命。而是指高超的志节,超越凡俗的志气修养。若是修道只顾著自己的利益,忘记还有他人的存在,那就失去真正超越的途径。何况在救人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启示,可以说有深入人性阶层的作用。救人如同救己!看到贫瘠的众生,感觉可怜的那一念,自己就能获得解救。这个道理看似容易,其时要能办到确实是不简单。


常言道:救急不救穷。是对财物限定所救济的对象。物质上的支援,可以斟酌这样用,但彻底救人贫穷的定义,不仅只是物质而已。修道布施救穷的观点,大道无私是站在同体大悲的心量上,使人了解贫穷不是一种悲剧,或是要命的人生结局。我们常听闻道:气功修道人不能贪恋财物的说法。大部分人了解修道理念的其中部分,但不深入解析为何?所以常有人评论修道人(或出家人)不能有那享受世俗的作风!我们应该了解修道的本意及动机,若是享有的一切,皆源自於他人所捐献的资源,不用在回馈社会利益群众,取得自我享受的一切做法,可视为一种罪过。修道行为本是一种出世法,但也有入世兼出世修行的法门,某些世俗权巧的方便法门,所获得的财物,经过整合之后能发挥更大善行的利益,所以不能一概论定入世作风是错误的。道理要懂,不能用自修的观念去否定他人?这样未免过於狭隘及短视。


谈论救穷的做法,就令人产生贫富的比较心。穷人的心里总是厌恶富有人家,富有人家就瞧不起穷人。贫富彼此疏远而有的比较心态,似乎不是现代才存在的距离。两者人生的身路历程,可以说有南辕北辙的差距,彼此很难想像有何想法?但有时这种悬殊的境遇,却也不完全是一种坏事。譬如富有是使人充满动力的来源,带给穷人一种追求的欲望,这样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其中只差别在富有能作什么?从一无所有的贫穷至富有时,您会作些什么事。修道家有成就的作风,就能给予我们明确的答案。修道成就是精神领域的富有,从丰富的精神上去作精神贫乏的救济,这是不同於物质富有的做法。修道家的理念,不论是拥有於物质或精神的富有,心物一元均衡达证才是富有的准则。果真藉由修道的名誉敛财,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的幻景,最后被人识破而心生唾弃,不再鼎力的护持,这样如俗含辛的经营,虽有短暂的富贵,却也多加无形的罪恶,始终还是镜花水月遗憾终生,非是道途人生最为真实的臻境。


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放生是修持悲愍心,但不可纵容刻意的放生,至少不得违反自然的律则。试想!如果是有被多次逮捕的际遇,这样的放生作法,那是一种折磨,而且违反慈悲心的理念。其所以养物及种诸果林,是指尽量培养植物及生产水果类,这个观念关系大自然的律则,大地若无植物?那是相当可怕的事!因为植物与空气循环有关,能够改善生活空间的品质。水果的繁殖,那是能创造人民生计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议。现代种植技术的发达,已能掌握根苗培养的技术,克服生产环境条件,可以说四季都能享有水果的美味。未来水果的技术发明,进而会有医疗上的效果,这是早在道统中已有的见解。


过去种植技术的发明,虽然能克服种种生长环境短暂的障碍,但同时也遗留某些严重的后遗症,譬如杀虫剂、农药、基因改造诸多衍生的残害!这是一时性科学昌明所制造出来的祸端。若是支持新进化的一端资源,偏向於利益获得的多寡?而不重视未来果报的问题,哪有不抛弃利益而讲究至理善行呢?那学识丰富者或科学家不修道,哪里懂得循环有恶的果报呢?修道为何诉求种植技术?主要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不遗流恶果。过去的虫害不好治,那是知识经验不足,及受西方国家的药物所危害!按照中华民族道统阴阳学的理念,阴阳并行,有阴必有阳,哪有不能对治之理啊!真是善行,必须舍离非道,从正治理一切,没有不能对治之理。


所以说不违背良知的农人,种植生产供人的食物,那是功德无量!应该赞叹他的善行,支持他遵守的原则。若以此中华道统文化的理念论之,黄炎子孙的发展前途,根本不用跟随西方的脚步,制造更多残留社会的成本负担,若能掌握肥沃的土地资源,善加以检讨规划,日后必然成为全世界的依赖资源。


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宜在修道周边地方,开设井水、种植树木或建设方便的桥梁。古代取水不易,因此凿井取水,方便他人止渴。对现代来说,过度凿井并非好事。种树的观念同於前念之外,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现在人读不懂古书,这里拼命的翻译解说,使得有缘人容易理解,这个翻译及註解的工作,如同种树的任务,使得后学者懂得修道的重要性。建立桥墚,不只是铺路造桥,而是方便度人入道,开设各种方便的法门。


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修道如何为人兴造利益及除去害处呢?兴利就是行德,深信世间唯有讲究道德是利益生命的。若有道德的存在,有害於人的事物自然消失。教化未悟,更是修道资粮重要的任务?修道能利己而后利人。修道不是自私自利,光靠自己的修行,不能彰显天地大道的德行。教导化解世人的迷惑,所教导的是德,所化的是性。致使社会生活空间道德风气兴旺,自然有利除去百害。


愚者体悟「抛弃世俗非圣道。」天道的运行,从来不舍万物性命,所以有生生不息。大道圣贤的行为,就是从入世起修,永远没有抛弃过我们的无知。因此人类当知思唯!不得恶意或有意的自我埋怨!甚至放弃升华行道的机缘,这是兴道利人的作为,更有利於消除世间危害生命的因素。


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道教三宝是经道师。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重阳祖师注说:「内三宝者精气神也。外三宝者耳目口也。」有关三宝之经典及戒律,都必须虔诚的供养,尽量使其具足无缺。


三宝是修道的基本资粮,若非具足无法入道。


修道斋戒十善念者,恒常有天人善神护卫之,永远灭除灾殃,长臻福气的庇右,但重点在於能够坚持志向作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