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盘点季。
我们筹建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将在年终岁尾之际,评选与评论中国网络年度作品、年度作家、年度人设、年度造词等。这不仅仅是在总结本年度的热点与潮流,也是在分析与研判下一波的趋势与走向。
中国网络文学网生评论家委员会(筹)将“年度人设造型师”的桂冠授予烽火戏诸侯,认为:本年度,成名已久的网络文学大神烽火戏诸侯终于给他最重要的作品《雪中悍刀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这又是一部以主角为中心轴线展开的多维度、大视角小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江湖人物。而这种以用书中人物塑造为主要线索,展现整个江湖世界的写法,也成为烽火戏诸侯的标志之一。
烽火戏诸侯是一位成名已久的大神级网络文学作家,所写过的作品类型有都市类、奇幻类、仙侠类等,代表作有《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天神下凡》等。本年度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雪中悍刀行》,并开始在纵横文学网连载武侠类的网络小说《剑来》。
这位作者十分擅长以主角为主要视角和线索来探索整个世界与世界观的建构,书中发生的一切都与主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角是打开故事世界的钥匙,也是故事中色彩最为突出的角色。如《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以陈二狗为线索,展现了他从保安到城市的地下皇帝的艰苦奋斗过程。《雪中悍刀行》以徐凤年为线索,展现他纵横江湖、提升武力、成为北凉王的过程。其中的共性是开启故事的主角模式,不同的是角色设定的转变。陈二狗是通过奋斗获得阶级跃升的凤凰男,徐凤年是天生有纨绔资本的北凉世子。而主角角色设定的转变在他写作都市类型的小说时就已出现,他有意尝试创作不同出身的主角所展开的同类型的故事。既有《陈二狗的妖孽人生》里的凤凰男,也有《老子是癞蛤蟆》里的富二代赵八两。
跟随主角一路探索故事中的世界,会让读者感受到那个世界的真实,更为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非结果。故事的发展靠冲突,主角通常也是爱折腾的狂人,因果线系于主角一身,不搅动就无法继续故事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以他的新作《雪中悍刀行》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一下烽火戏诸侯的写作特点。
第一特质:特点鲜明的人物角色
《雪中悍刀行》是一部仙侠玄幻题材的作品,但是许多老读者却从中读出了武侠小说的味道。本书讲述了西凉世子徐凤年闯江湖的故事,成绩相当了得,在纵横中文网点击超过了4300万,推荐超过了1000万。很多人都说,烽火戏诸侯所写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江湖,那个江湖里面有着自己想成为的人物。
本书主角徐凤年,一开始就有一股纨绔性子,又有一股不服输的闯劲,这两者的结合成为故事中的那股子悍气,也是很多读者在品味此书时一股子爽的来源。
徐凤年有足够资本纨绔,30万西凉军马和他的父亲及背后可用的资源是他的强力后盾,他的纨绔是必须的,如此才能传出草包继承人的消息让各方势力静待后戏。徐凤年的必须纨绔造就了他的狂,而一开始的狂,有点虚。在他第一次被迫出门游历之时,还需要父亲明里暗里派人守护,尽管尝到普通人的滋味,却不用担心性命之忧。
在修习武力和获得内功之后,他便狂到了实处。不是靠身份的狂,毕竟西凉世子的身份在其它势力地盘上活动不是很方便,身份带来的坏处并不比保护多多少,而是靠功力碾压与分辨情况谋略的狂。他的父亲也更放心地让他闯,不再派人跟随左右,即便到了敌国地盘。只在得到有人买他性命的信息时,才请人去保护徐凤年,只因杀手的实力大大超过徐凤年的承受范围。徐凤年的狂让他有热情去养刀磨刀,磨炼他的应对能力与修炼之路,而他父亲则背后给他保护,是让他闯的支持者。
在徐凤年决定当下一任西凉王而不是一个闲散纨绔时,他的狂就十分必要。不狂,无法接下西凉30万兵马;不狂,无法闯荡江湖建立自己的嫡系;不狂,就算西凉王给他也接不下。纨绔让其他势力得知徐凤年是一个让人安全的草包,狂让徐凤年充满实力的声名传到西凉民众与支持者的心里,给他们安全感与对下一任西凉王信心。而这是徐凤年开始闯荡江湖磨刀之时,。从纨绔到狂,是徐凤年对继承家业态度上的决心。
照徐凤年的身份,不走江湖磨刀之道,学武掌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他家尽管是一方霸主,做的却是简单直接的套路,不走王权富贵那一套,也不以玩弄人命为权利象征。与徐凤年对比最为明显的便是广陵世子赵骠,靠爹赵毅在地盘上狂,这是个真的酒色纨绔,既没眼色只会搂钱,面对徐凤年,就只能任他割肉,一心认怂装死让他爹报仇。而徐凤年也并未报出自己名号,靠的是一股子狂与身边的高手,便毫发无伤地回归西凉。虽然主力是徐凤年身边的高手,但在别人的地盘割别人世子的肉泄路见不平之气,徐凤年还是露着一股狂,却远不是另一方世子那种以为在自己家的地盘就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这狂来自于他的底气与他对局势的分析,外加见惯了大场面心志坚定也一点没带怕的,也可以说是主角不死光环的一部分吧。
徐凤年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狂,便是他经历之后的心境与适应时势所为。不知天高地厚的一派傻狂,也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这也与徐凤年开始学刀时的受教有些关系,他先学的回掠是收刀法,教他的白发老魁说“世上不怕死的刀客太多了,可不怕死的刀客,最容易死”。这也是磨徐凤年性子,知进不够,知退远胜于此。
《雪中悍刀行》中江湖调性就一个狂字,认怂只是暂时,狂才是永恒。有些狂是不怕死的狂,知进退该狂时狂、审时度势的狂才能活多点时间。否则遇上了扮猪的徐凤年,被反杀也不算冤枉。徐凤年藏在鱼龙帮里孤身进入北莽之时,便是不显实力,也不显身份,但也有被鱼龙帮的刘妮蓉美色和货吸引而来的,显露实力让两方缠斗,还可能收了个力量。又路遇一桩强抢妇人的事,不动声色不动武力的引手下来解决了。徐凤年解决一事时衡量用何手段降低影响的能力,已较赵骠那事大有增强,临别时还教刘妮蓉外圆内方。看徐凤年会控制自己的狂与成长的过程,也是欣慰。
这一刻,徐凤年眼神凉透。
溪畔传来一声古怪的清澈声响,可是竟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物品摩擦发出来的声音。
但小娘子那一刻,却感受到了一股刺骨寒意,她瞪大那双好看的眸子,发现士族公子后背的衣衫,好似浪花一般起了一阵细微涟漪,层层叠叠,推进,继而铺散,再消失。
春雷已出鞘一寸。
但迅速被压回刀鞘!
徐凤年死死按住刀柄,深呼吸一口。
不到己身必死,不得出鞘。佛门有闭口禅,五百年一遇的剑道大才李淳罡在入天象以后,曾关闭剑鞘整整六年,一剑不出,才练出了那剑意浑厚的一剑开天门!
徐凤年看到那名伍长抽刀后,去拉缰绳,准备冲锋。
徐凤年伸出手臂,拦下不要命前冲的小娘子。他看着这队骑兵,语调刻板生硬地说道:“你回去倒马关,跟果毅都尉皇甫枰说一声,有个佩春雷刀的人在这里。我给他两炷香时间来这里。”
才开始奔跑的十余匹战马在伍长勒紧缰绳后,瞬间停下。
第四卷 孤身行北莽 第四章 鱼龙帮涉险过关,徐凤年小试牛刀
江湖中的各色人士,组成了那一个江湖。徐凤年也开始开辟对江湖的不同理解,未入江湖的孩子对江湖抱有侠义的想象,而成年人眼中的江湖不过是又一个交换的名利场。财富、权势、美色、武力让江湖人士狂,但有时即便狂也一无所用,只因无实力便是空谈。徐凤年狂得有底气,有控制,对财富、权势不缺,对武力虽有精进之力却不痴,爱美色却不以占有为目的,更在乎对方处境。呈现在读者面前便是个明白人的样子了。
无狂不江湖,只有狂也不江湖啊。
第二特质:真实感人的人物成长
人活在世上,入世便有了人情关系,出世也断不了。《雪中悍刀行》里的关系网最初以徐凤年的爹北凉王徐骁为中心点向外扩张,在徐凤年出门历练之时,徐骁便以关系网中的人情互换请人来护徐凤年生死关头一命。徐骁的羽翼之下也护了不少人,如姜泥等,而他们的回报也是同等互换。你为我做一件事,我便为你做一件事,靠的是平等交换掂量过后的承诺。徐凤年经历多了之后,也便逐渐有了自己的关系网,那些人与事,便成了徐凤年的江湖情谊。
以徐凤年为线串联的《雪中悍刀行》,在他闯荡江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与接收父亲的关系网,江湖与朝廷中错综复杂的权利关系才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物经历和成长是看点之一,整个故事世界的建构与矛盾冲突也跟随主角一点点慢慢展现,人物性格与审时度势的行为转变也是有意思的,让读者慢慢接受书中世界,并跟随人物去探索、去解决面临的矛盾与冲突,更容易建立对故事世界的真实感。区别于一开始就想将宏大世界观、阶级分层设定塞进读者脑子中或者以独白、介绍来体现整个世界般建议空中楼阁的做法,跟随主角一步步探索世界,读者不必一下接受太多信息减少信息的负荷量,也能体会到角色不是疲于奔命的一下一个任务的快节奏。可以以一种普通的速度来体会角色在世界中的生活状态,更专心于角色成长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也能在角色成长过程中看到不同人眼中的各色江湖与角色成长变幻的内心世界,角色的细微转变也能为读者所体会。
总有很多在我家外头虎视眈眈的人,想着把钉子塞进来,明面上帮我家做事,其实是想着掏空我的家底。我像右松你这般大小的时候,也不懂事,躲在自己小小的院子里,就觉得天塌不下来,可长大以后,才知道我爹这样积攒下挺大家业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力不从心。他有太多事情需要顾及,家里太多人都是跟他一起进屋子的,而且家外那些靠着我们家的邻居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人情啊。这些人曾经都出过死力给我爹做事,才有今天的大家大业,我爹再心狠,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杀鸡儆猴一次有用,次数多了,许多人也就学聪明了,捞钱挖墙脚的手段更加隐蔽含蓄,我爹也就更头疼了。一开始我爹让我离开家门,出去走走,我还觉得受了天大委屈,后来才逐渐知道,多看一看别人如何过日子,是很有用的。
这次我说是负笈游学,之所以从凉州走到倒马关这里,都只是单枪匹马,只不过是想再看一看咱们北凉老百姓们是怎么过活的,过得好不好。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修补匠,家里窗户破了,得缝补一下,否则以后风雨来袭,就要吃痛;墙被人挖了洞,得填一下。但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缝缝补补,还是不顶事,得知道病根在哪里,才好对症下药。一个家跟一个人一样,病入膏肓再求爷爷告奶奶,会来不及。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急着自己露面,先找几个用起来干净利索的下人,推到前面去,让他们既当钓鱼的渔夫,又替我当一下裱糊匠,远比我自己去捋起袖管敲打谁,来得长远裨益。
第四卷 孤身行北莽 第四章 鱼龙帮涉险过关,徐凤年小试牛刀
角色的成长是可以快速地通过某一个变故就性情大变。而《雪中悍刀行》中徐凤年的成长明显很有耐心,也不具备很强的目的性,反而让节奏慢下来。有时读者在开始阅读一本书时脑子中就会有一个想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比如主角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之类的,而在《雪中悍刀行》中,徐凤年一开始面对的是终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状态,只是看他如何选择而已。他的父亲西凉王已位高权重,家族里也没有需要争夺继承人的情况,而从他父亲开始就不觊觎皇权那个高位,还因此流失了一些支持者。而这才是他有足够时间、足够耐心闯荡江湖的起因。他并非为了某个目的如夺取权利、获得名声,而是有点“江湖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意思去探索。
这让他从旅途中分心,享受江湖中本身的乐趣反而比较悠闲。反倒是他已经拥有的东西为他带来的冲突让节奏变快,环境对徐凤年的影响大于他本身不需要再有很多的心思。他想继任西凉王,他西凉世子的身份,从安全的环境闯到充满斗争的环境才是让剧情节奏开始变快的起因。让角色与故事环境掌控故事的节奏,并非疲于奔命地奔向目标的终点,更能展现出故事世界的色彩与悠闲,而非一味的苦修到最后突破时短暂的欣喜。让读者能沉浸在角色成长与探索世界的喜悦中,作者也能有足够的时间铺垫往后的剧情与制造故事中的乐趣与愉悦。
第三特质:让读者有所共鸣的人情关系
《雪中悍刀行》的终极问题是徐凤年探索世界,而非走向权力顶峰。如此才让故事发展过程充满人情味,也更容易展现有人味的角色,引起读者共鸣。人虽可能有八面玲珑走上权力巅峰的想法,但心里总有渴望来自路遇与生活陪伴的温暖,而权势总意味着对身旁的一切抱有猜忌之名。
徐凤年在处事之时,并未渴望从对方手中获得怎样的好处,既可能因为他本身拥有的已足够,武功典籍、财富、权势,年少纨绔时便已知多少人为追逐这些东西而死,也可能是因为天性纯然,虽知人沟通间的算计心思,但不掺乎已是良善。对普通人并未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也来自他历练时心态的转变。在别人危机时刻不求回报的搭一把手,不因自身的所求而将他人性命视为草芥,这些让徐凤年展现出平等的价值观,也在为故事结束时的走向作铺垫。
北凉男儿作不出边塞诗,北凉女子也从无那闺怨。
死则死矣。
徐凤年抬头望向夜空。
一将功成万骨枯,徐骁欠给春秋的,我来还就是。徐骁戎马一生,身为武将,只能杀人,谈不上对错。但是他在中原杀了多少人,我这个当儿子的,就要救多少人。
而我徐凤年欠三十万铁骑和北凉百姓的,可能这辈子都还不起。
第十五卷 转战三千里 第十章 徐凤年做客武当,莽皇室谋皮北凉
对江湖朝堂故事中的描写,并不缺乏动辄以多少普通人性命博一把的剧情,这往往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实力与谋略调动如此多的人为他们拼命,但同时也容易体现出他们对追随者的不以为然。反倒是珍惜手下人、在乎他们生死的掌权者更有人情味。不愿手下马革裹尸还,则放弃自己的野心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攻城掠地固然豪气万千,但让众人于市井过属于他们的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部分读者也对徐凤年不去夺那皇位抱有疑惑,烽火戏诸侯则在微博回应“徐凤年当皇帝,对于北凉除开徐凤年之外的所有人而言,北凉百姓,北凉文官武将,就能比雪中现在的结局更好吗?军国大事,最费思量。因为要死很多人的。”并非权势顶峰就是好,众人渴望的位置便是主角心向往之处啊。
对路遇不平之事流露出的善,珍惜他人感觉的情,让徐凤年对他人所遭遇的事情具有同感,则让故事本身充满了人情色彩。跟随主角的脚步探索一个世界,又远比完成某个权势目标更为触动人心。而这似乎又与功利性导向背离,但故事中尽是功利失去人情也是味如嚼蜡。如当权者只能在后宫片刻体现出他一生中的少量人味,这也通常是宫斗文的目的之一,则以其他的杀伐决断来体现对权利的掌控也无法体现一个角色的多面性,只能是一会儿温情一会儿冷漠的断层体现。为有情而放弃追逐那个位置,未尝不是一个故事结局人味的体现,也符合主角徐凤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的铺垫。
探索故事中的世界,看主角经历后的成长变化,才是接触一本小说的主题。烽火戏诸侯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做到了尽善尽美。希望在他的新作《剑来》中能够继续展现创作和塑造人物的能力,写出一部更为好看的小说作品。
[本期榜评执笔人为网生评论家“染笑”]
中国网络小说好看榜“年度作家”系列
“中国网络小说好看榜”年度作品榜系列
年度升级逆转小说《顾道长生》
年度都市悬疑小说《默读》
年度异想痛快小说《西出玉门》
年度惊魂华丽系小说《唐宫奇案之血玉韘》
年度传统文化传承小说《大明文魁》
年度史诗奇幻游戏小说《琥珀之剑》
(本文系“网络文艺日报”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