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三智师说 | 《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真言与修真诀要——于德润

三智师说 | 《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真言与修真诀要——于德润

2018-05-14 03:45:58

“三智师说”专栏简介

三智书院官方微信在每周一开设“三智师说”专栏,为各位爱好中国文化的朋友们,以轻松的文字,生动再现各位老师讲课的风采,为没有机会听课的同学们讲授一场特殊的课程,为已经上过课的同学们再次回顾远到八年前的课程,近到刚刚结束的课程。希望通过“三智师说”的平台,让大家随时随地的通过学者,学习国学、自我认知、洞明心性。如果您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留言三智书院官方微信。感谢您对三智书院的关注与支持!

《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真言与修真诀要

2017年11月18-19日,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其中在“大道智慧 真学实修”的第三会场,中华生命文化养生学者、三智生命文化养生研究院院长于德润老师以“读西游 取真经”为主旨,为大家解读了《西游记》中隐传的大道真言与修真诀要;以黄老内丹学传承为基础,品悟《西游记》中记录的人生修炼历程;以《西游记》原书提示的线索为依据,剖析《西游记》留下的种种“释厄”“证道”之谜,还原真实的《西游记》。

于德润老师以《西游记》为载体介绍了黄老内丹学修养之道,指出修行路上磨难多,九九八十一难,难难均存其理,符合阴阳之道。世上磨,见真性,用克己,立得住,修真目的乃是还原全阳之体,还原本性,做个好人,积功累德,提高生命境界,关键是明了阴阳之道,知晓真阴真阳,修炼真性,阴阳和合。

判断《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不能仅凭个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必须站在作者的立场、以作者的视角还原作者的创作动机及真实意图。一个真正的修炼者须积累自己的生命能量,提升自己生命境界,提高健康水平,完成生命的超越。阳明心学讲事上磨,讲的是善于克己,才能立得住。而《西游记》讲事上磨,需经九九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取经路,里面处处告诉我们十万八千里少一里都不行,十万八千里孕育着什么?孕育着真经取得的一个定数,五千四八黄道生。《西游记》讲的全部是如何实现五千四八黄道生。书中所讲述的九九八十一难就是在事上磨,磨炼心性,取经的过程就是磨炼的过程。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悟空是闻道,是知。保护唐僧作为本性,脚踏实地的走十万八千里,所以谓之行者。但是没有实践检验的知不能称为真知,把认知放到实践中去重新检验才能做到动中静。内丹学讲究以无制有。《西游记》告诉我们攒簇五行,唐僧收三徒就是攒簇五行。孙悟空代表金水,猪八戒代表木火,把他俩一收就是四象和合,还得有一个沙和尚作为意土来调和。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老打架,一打架沙和尚就出来调和,沙和尚就是调和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修炼,在座的各位估计都要学会七十二般变化,经历前六卦、后六卦的全程火候,六卦每卦六爻,三十六变,进阳三十六变,退阴三十六变。这是说猪八戒为什么有三十六般变化,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沙和尚没变化,《易经》的根本是不易,真易不动。我们教大家修炼的时候内丹口诀是“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为功夫”,始终真意不能断,调和不能离开真意。

阳明心学讲究求诸己,循天理,致良知。《西游记》告诉我们取经路只能自己践行,磨难只能自己化解,菩萨者,本性本心。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跟唐僧取经之前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人能降服,为什么到了取经路上任何一个妖魔鬼怪都能让孙悟空无可奈何?为什么有难处就找观音菩萨?其实所描述的妖魔鬼怪都是取经者自己的心魔,所谓的菩萨就是自心的智慧,就是本心、本性。这也就是内丹学告诉我们的本元真性号金丹,内丹修的是真性,即本来面目。

打坐到一定程度静极生动,《阴符经》认为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养生一定是真意静下来,所以唐三藏代表着真性。只有真性才能取真经。为什么他似乎什么本事也没有,却只有他能去西天取经?必须得到真性。所以在书中,唐僧喻禅心、法性、真性、赤子。老子认为赤子最是厚德载物,在丹道中称为太极。为什么徒弟都跟着唐三藏才能修成?因为他是真性。内丹学中真性之光又称作金丹。这个丹就是自己的性光凝结,只有它才能让你长生久视。真性之光如果受到污染,我们的生命历程就会迷失本元。所以养生本质上就仨字——去污染,去心性的污染。心性最大的污染源是欲望。欲望一动真性就迷失。猪八戒一动欲望,就调戏嫦娥,就变成猪刚鬣。

为什么唐僧最无能?妖魔鬼怪都欺负他?我们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随随便便谁动个念头都欺负真性、都污染真性?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都符合我们的真性吗?为什么妖魔认为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唐僧是丹,保持真性才能长生不老,因为唯有真性才会万劫不坏。可是妖魔鬼怪吃得了唐僧肉吗?吃不了,最多把唐僧污染了。但是通过去污染,他还是他,他能够回归本来面目。如何回归?去污染。老子告诉我们“为道日损”。损什么?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少思寡欲,去欲望。

《西游记》中的诀中诀,说孙悟空是心猿,逆之则为本性原心。“意马”,逆之即乾阳龙马真意。所以一部《西游记》,借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细演《河图》、《易经》之理,泄尽《参同契》、《悟真篇》之秘。金丹之道步步验证,九九之数真实不虚。整个《西游记》悟的是唐僧四众的阴阳五行之道。袈裟、锡杖、金箍棒、九齿耙、宝杖即元会之功。千魔百障、山川国土即修真之厄,通关牒文、九颗宝印、三藏真经即释厄之印证,如此方可登堂入室。《西游记》所教人者,皆系脱生死、出轮回、超尘世、入圣基之道,依此修无量寿身,成金刚不坏之体,非释厄而合?所取真经者何?经者,精也,乾元金精之谓。很多老中医讲有精在就有命在,道之要,在乎还丹金液。

借显说隐,成为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传统道家文化一个传承的特点就是,以文载道,显隐同在。《西游记》也是如此,所以读中国的文章,道家之文,皆有载道之功,显的层面讲天人合一的故事。但是隐的层面就是历代秘不相传的东西。玄妙中蕴含着大道别传的修真养生密码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智慧,更具长生久视的实践价值。以神话传说或各种隐喻的故事传递修真养生秘诀,是中华生命文化的独有方式。当然,上古神话传说中的表象意义还是相对完整的,并且是主要的、是显学,而其中隐秘的真诀,则是隐学、绝学。中华神话传说的外在意义主要在于人文精神的薪火相传,而内在的密码,则是留给有德、有缘、有慧根之人感悟与践行的。

三藏代表真性,孙悟空代表真元,猪八戒代表真我,沙和尚代表真意,白龙马表示真行。一部《西游记》,为我们描述出真实可行的修炼之路,也是古传丹经的形象解读(龙马负图),确系中华生命文化正统道脉之妙化传承。有书如此,后世之人,焉能不敬之、重之。

三智师说


王德峰:美德与事功高度融合,人情练达却人性虚无化者 ——金陵十二钗之薛宝钗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上)——赵林

三智师说 | 徐小跃:先秦子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三智师说 | 西方文明早期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