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所有修道的人,都应该在吃饭时,修这「三念五观」(宣化上人)

所有修道的人,都应该在吃饭时,修这「三念五观」(宣化上人)

2021-05-23 15:55:49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38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不单比丘,所有修道的人,都应该在吃饭时,修三念五观。三念是:


第一念,愿断一切恶。正当吃饭的时候,先喝三调羹汤,喝第一调羹时,就这么观想:“我愿断一切恶。”无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吃饭时,都应该先作这种观想,愿断一切恶。


第二调羹就说:“愿修一切善。”那么愿断一切恶,我们就不应该常常说人的是非,说人的是非也就是恶。愿修一切善,就是要赞叹其他的人,要隐恶扬善。我常对人讲,隐恶不是隐自己的恶,要隐他人的恶;扬善不是扬自己的善,要扬其他人的善。所以切记不要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我怎么好怎么好,旁人怎么怎么不好。世界争战起来的原因,就因为人人都是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他人。那么不知道有他人,和他人就生出来一种争贪的心。


喝第三调羹汤的时候,说:“愿度一切众生。”我发愿度一切众生和我所有的亲戚朋友,我先度他们皈依三宝,然后再度他们受持五戒;再若进一步,令他们自己发心出家修道。


在出家修道这一层,各位愿意出家的人就要考虑清楚,不要贸贸然,出家然后又后悔了。要出家就像一个出家人,在家就像一个在家人,不要做一个四不像。出家人又做在家人的事情,身虽出家,心不染道,身好像个出家人,但是心里不修道,什么功课也不做,甚至于连早晚的功课都不做,懒得不得了!这样是没有好处的。所以说这三念是很要紧的,愿度一切众生。


在吃饭的时候,又要修五观,要有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你算一算这一粒米需要有多少的功,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古人有这几句偈颂说得很好: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在锄禾草的时候,就是在耕种的时候,太阳正当午时。“汗滴禾下土”,身上的汗都滴到土地上,流很多汗,把土都弄湿了,所以“谁知盘中餐”,谁知道碗里这一碗饭,“粒粒皆辛苦”,每一粒、每一粒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有这几句话说:


施主一粒米 重如须弥山

吃了不修道 披毛戴角还


你看!这说得很严重的!所以出家人、在家人,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趁这个好时候应该修道,不要把时间都空过去了。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想一想自己的德行够不够,是不是有资格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第三要防备自己的贪心,要防备自己好吃好东西这种过错,吃够了就可以,不要吃得太多,所以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什么要吃饭?我们若不吃饭,身体就受不住,就会坏了。就好像机器,你若不给它上上一点油,就会摩擦坏了。我们人若不吃饭呢,就会饿死,身体这个活的机器也就会变成死的机器。所以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这是一种好的良药,来治理身体的枯槁。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们因为想要成就道业,所以才要吃饭,才要受供养。


所以说若饭食时:吃饭的时候,当愿众生:我愿意一切的众生。禅悦为食:都得到禅悦做为他的饮食。禅悦,是坐禅生一种轻安快乐。那么得到禅悦做自己的饮食,就是坐到那儿,不吃饭也不饿了,吃这个禅悦嘛!法喜充满:法是佛法。充满,就是自己得到这个法的快乐了;得到法的快乐,这叫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若受味时:吃东西方面,各人欢喜吃各人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各有所好。所以普贤菩萨做行堂,身上带很多的瓶子,你欢喜什么味道,他就给你什么,但是一般人还认为他行的菩萨道不够。所以若受味时,得这个调味的味道的时候。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得佛这种禅悦的上味。甘露是一种不死的药,得到这种的甘露味。甘露味是甜的,由“甘”字,你就应该知道它是甜的。满足,常常有一种甜的味道,很满足的。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前边是吃饭的时候,有好的味道,有粗涩的食;现在是饭食已讫:吃完饭了。在正吃饭的时候,方才说有五种的观想;那么吃完饭,也不是就没有观想了,所以说饭食已讫,吃完了饭又发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说我愿意一切的众生,他们愿意做什么都成就,这叫所作皆办;具诸佛法,具足一切佛法。


比丘吃完饭,给一切众生回向时,说:“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所有供养三宝的人,一定会得到他的利益、他的好处。假设你因为想要得到快乐,得到永久安乐的缘故,来供养、来布施,将来一定会得到你所希望的这种安乐。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若说法时:就是讲经说法的时候。这时也发愿,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得没有穷尽的无碍辩才,所谓得大辩才:辞无碍辩、义无碍辩、乐说无碍辩、第一义无碍辩。广宣法要:广,就是由少能说多,由多又可以入少,多和少不二。善说法要,把法要紧的地方都说明白了。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从舍出时:出家人有时从所住的宅舍出去,这时也不能东张西望,或者拿一副望远镜看看跑马的,或者看看跑狗的,或者到野外山上,各处去东张西望,不能这样。那么要怎么样?要约束身心,目不旁视来发愿,在这个境界还要发愿。发什么愿?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我愿意一切众生都早得到佛这种甚深无上的智慧。永出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要超出三界,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所以要超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若入水时:入水,就是或者到河里去沐浴,或者经过河,入水这个时候。这时也要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入一切智:都得到一切的智慧之水。知三世等:有知道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智慧。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入水以后,就要洗浴身体:沐浴不是沐身体外边的尘垢,要把心里头的尘垢也洗干净了,所以说洗浴身体的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身心无垢:要外边洗干净了,没有尘垢来染污;内里头把贪瞋痴这三毒,也都洗干净了。内外光洁:内里没有尘垢,外边也没有尘垢,这叫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盛暑炎毒:盛暑就是热天的时候。炎毒,有一种炎热,热得人都受不了,毒似的。虽盛暑炎毒,在这个时候也不应该打其他的妄想,也应该发愿,当愿众生,舍离众恼:要把一切的热恼都舍离,要远离一切的烦恼。一切皆尽:把一切烦恼都完全没有了,都了了它,不要存一点点,丝毫也不要。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证无上法 究竟清凉


暑退凉初:前边是盛暑炎热的时候,现在这个暑退了,凉初,秋天将要来的时候,这时也要发愿,当愿众生,证无上法:证,就是得到无上的法,得到清凉的法。究竟清凉:究竟得到没有热恼,这种的清凉快乐。


大家喜欢看:


  • 佛弟子可不可以吃肉?

  • 放生会被抓就不放了吗

  • 历代玉皇大帝的轮回史

  • 鸡蛋是素食吗?——鸡蛋的真相

  • 吃素是活着上当,吃肉是死了上当

  • 屠宰场大水牛泪流满面跪地求饶

  • 夫妻在家宅以外行淫也有恶报!

  • 戒邪淫的最好方法(照片对比)

  • 黑猪菩萨度化养猪人(附视频)

  • 东北大鼓书《观音菩萨》

  • 观音菩萨变老奶奶,强烈推荐!

  • 很多学佛人已经上当了,大家小心被骗!

  • 花旗银行前副总裁:如果屠宰场有玻璃幕墙


查看更多正法开示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