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佛学基础&佛(04)

佛学基础&佛(04)

2020-12-21 16:11:25


北门逢一道人。太子甚为惊奇,便访道人,

走着走着啥也没看见,就看见一个修道人——沙门。就是出家人。剃着光头,搭着袈裟,拿个锡杖,然后拿个钵,站在那里。这个太子很好奇。哎,这个人干嘛的呢?没看见过呢,好玩好玩。他赶紧下车,我们去打听打听,他干嘛的,他就问“你是干嘛的?”他说“我是修道人呐。”“修道干什么呢?”“修道是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他说好,我正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前几天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一直解决不了。困惑。他说既然你能够用修道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太好了。他说你告诉我怎么修道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说正因为我们人有烦恼,有烦恼就会去造业,造业就会轮回,轮回就要受报,受报就有生老病死的现象。所以要修行,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就不造业。不造业就不要受报轮回,就永远解脱。

哎呀,太子高兴,这实在是太好了。他说我这下回去,啥也不干了,我就跟你修道去。太子去修道,不天下大乱啦?他说回去。哎,还没回去呢,为他说,那你修道到底干嘛?你的平时生活是怎么的呢?底下一个偈子。

 

道人云:

怨亲平等心,不务于财色;所事唯山林,空寂无所营;

尘想既已息,萧条倚空闲;精粗无所择,乞食以资身。

 

他说我做这样的事情。哦,这实在是好。怨亲平等,那不要打仗了耶。所以,是面对全人类,所有一切众生而言。希望众生都以平等对待。不要互相残杀。并不是说讲慈悲啊。人家外国要打进来就让他打呗。所以说很多人误导说你们的慈悲简直就是乱慈悲。日本鬼子打进来了,让他随便打。所以说,我们那个时候,才会被八国联军欺负,日本人欺负。面对一切人。尤其强的不可以欺负弱的。他面向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不是说叫你要让人家去欺负的。不是这样的。所以人类都应该这样。怨亲平等,怨家也好,亲人也好,都要平等对待。所做的事情呢,不求财,也不求色。我们这个大地的众生,欲界的众生都是求财求色,以此而安住。啥都不信,就信财色。

 

我们山上有一个师父,道心非常好,住了好几年了,可是他父母呢,就生他一个儿子。不过还有一个女儿。他女儿已经出嫁了。他一天就想他的儿子。整天两口子就在那里哭啊哭啊哭,哭得非常苍老。差不多前年呐,他母亲有来过一趟。今年比前年呢,老了很多很多。就是思念他的儿子。后来全国到处去找,找找找,七打听八打听,前两天被他找着了。他父母赶来了。前天,他儿子正在散步的时候呢,看见他母亲来了。哎呀,他一着急就把他母亲带到庙里,煮碗面给她吃。然后他自己就跑了,跑到福鼎来了。还好那天打了个电话给我,他说法师我怎么办呢?他说我的父母又找来了。我说你不可以,赶紧回来。他是哪里人,你知道吗?大西北,青海省。到这里两千多公里。多么的辛苦找来。我说你不可以这样。你起码要面对这个事实哦。我找到他了。我说你一定要回来。还好他听我的话呢,昨天上午回去了。回去我就在那里跟他劝导这个事情。我说父母不同意,按道理来说,都不能出家也不能受戒的。不可以的。我说你一定要把她送回去。然后他父亲说:“我就是不信这个,我这个孩子被人家带坏了他以前也有一个师父(现在也是住在我们山上)。他们两个是同一个单位。然后他们两个人就聊聊聊,讲学佛的事情,一起学佛。然后他就是被那个带坏了。”他说我啥不信,我就相信钱。他说钱可以买东西吃,实实在在的。他说你信仰,那东西虚无缥缈。什么也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是一种精神领域,精神世界。你要说摸不着看不见,我说也不至于。如果说你学得好,真的看得见,摸得着。一个人的道德情操的修养是不一样的。然后他说我什么也不信,我过去不信,现在不信,将来也不信。他就很肯定。他就当我们的面就这样,很气愤。

 

他说你们就不应该收像我儿子这一种人。他说他的道德败坏。他说我养了他二十年了,他就这样把我撂下走了。他说这种人还能去出家当和尚吗?他说你收他干嘛?说得也不无道理啊。他说我如果养一只狗,养了二十年,它见到我,它摇摇尾巴,他说我养了二十年,他看见我就跑了。实在太过分了。是不是这样?不过天下父母心,我们能理解。因为作为一个无信仰的父母,那是很难。我们山上很多独生子。不是他一个。也是父母不同意。我头一次遇到父母不同意到这种程度。他全国整个地方跑,已经跑六趟了。他是平民百姓,采矿工人,能赚多少钱?到处去找,我看他那种样子,我也很同情他。因为他不信仰。如果有信仰他就想想办法,然后他母亲说,我这老头子多病,因为以前采矿经常泡在水里。他现在很多关节疼痛。他五六十岁的人了。就是好像也退休了。关节痛,生病住院。他住在五层楼,叫别人背他下来。那人家问他,你儿子哪里去了。他说我们不好说。他大西北啊,青海那个地方,当和尚的不是很多?我去过那个地方。青海有个塔尔寺,很大。那个地方和尚住好几千。我说你们那里不是有个塔尔寺吗?离青海西宁不远的地方。他说人家儿子好几个才去一个。哪里有一个去的呢?他说这不可以。怎么说都说不进去。我们想劝劝他,可他儿子道心非常好。我劝他先回去。然后他说他只好回去。明天上午会到这儿来。跟我道个别。

 

所以,看见也很伤心。他父母就带了两大包的衣服。就给他儿子准备的衣服。就找到哪个地方,那衣服就带去。意思说让把和尚的衣服脱下来。穿着那个俗装回去。然后他把包解开给我看,他说衣服就这么多带着。我就到处背啊背啊。然后呢,他说我坐车没位置站着,坐火车站着,两个这么来,拿着二十块十块钱,让人家位置让一下,让他坐两个小时。二十块坐两个小时。这么辛苦来找儿子。人家也是非常难的事情。可他不信仰。他死活不信,然后看看我们这么多年轻人他们都出家,他说那我不管,就不信这个,我就信钱,就信财。他就信这个。所以说他很痛苦。那天儿子见着以后跑掉,她就在庙里一直哭。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哭得两个眼睛红红的。那天晚饭也不吃,早饭也不吃,后来回来以后,她就非常高兴,然后我就在那里跟她讲了一顿道理以后,她说你这个师父好,真是说一句人话。说什么人话?我说:实在的,你父母养你不容易,这么大老远,让他全国各地去找,我说你于心不忍,里面说孝敬父母,等于孝敬供养八地菩萨,我说你应该要孝敬父母。然后她非常高兴,然后他两口子就跪在那里拜。说,哎呀,你真是了不起啊。竟然能讲出这样的话来。我说你不回去不行,我说你起码要把他养老送终了。以后你再想办法出家。

 

所以说不信仰的人呐,他唯有追求世间的财色,还有名。种种欲望,忘我去追求。自我膨胀。求名啦,想尽办法去求名,功名利养,这是说没信仰。有信仰那当然自然而然把这个东西会淡薄一点。但不能说有信仰的人,钱财也不要啦。什么也不要啦。要生活,基本生活肯定要。得过且过也就罢了。通常信仰的人是这样的。

 

那么沙门,按道理说呢,是不务于财色,所事唯山林,所做的事情唯住在山上。住在山林里面。

空寂无所营,不做任何事情,早期在印度的出家人不做也不能做任何事情的。出家人要做任何事情,被在家人发现了,在家人就会劝他说,师父你既然出家,你要做事情,那你就还俗吧。是这样呢。现在的斯里兰卡和泰国依然保留当时早期佛陀时代那种作风,还是那样。做事业,农业,都不能做的。我们等一下会讲到,传到中国来的变化。那是历史原因。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出家人如果要做事,种田砍柴,如果被你们居士发现了,你们居士就会赞叹,哎呀,这位师父实在是好。发心呐,做种种事情。是不是这样?你们肯定会赞叹。

 

相反,在印度居士就会讲这位出家人,师父你赶紧回去吧。你要干活,你回去干活去吧。你出家你干嘛不去修行呢?他会叫他去修行去。所以说这个地方不同,时代不同,观念的不同转化。出家人应该所做的是这样,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讲呢,寺庙,有在家居士修建好,出家人他不要去做建庙的事情。吃的是乞食,穿的是粪扫衣,也没有车可坐,所以衣食住行根本就没问题。过去是这样,所以说空寂无所营。

 

尘想既已息,红尘就是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所谓尘,尘是以染为义,尘者染也。染污我们的心。财,好不好?谁都想财,正因为这样,就会迷失我们的本性。色会去追求,所以说财色名食睡,是谁都喜欢,就会染污我们的内心。修道人要远离这个,所以说尘想已经息灭了。

 

萧条依空闲,萧条就非常自在,什么都没有。这样呢,去依着空闲的地方,僧人是远离愦闹。他住在山林当中去修道。尤其是声闻人呢。了脱生死,必须要这样子。那菩萨不一样。他要到热闹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去修道。

 

精粗无所择,穿的也好,吃的也好,理应无所挑剔。修道人的本怀如是。乞食以资身,只是时间到了,拿个钵到城里去乞食,过日子过生活。是这样的一个沙门修道人。跟太子这么一讲,他说,哎呀,太好了,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呢,那天就乐呵呵的。那净饭王一看太子会这么高兴,他也高兴,哈哈,太好啦。他说太子今天外面不知道什么好东西给他看见了?他这么高兴地回来。他就向马夫打听:太子今天见到什么?这么高兴呢。马夫说:看到一个沙门修道人(当时还没和尚的)。净饭王一听,完了完了完了,他说太子喜欢这个东西,那就麻烦了。他怕他跑掉啊,马上城墙加高,所有东西南北门的城门把守的人要加人加班,搞不好这太子会跑掉的。那么所有的宫廷里面的享受娱乐都加倍来照顾他,让他能够安心。可是太子早就厌烦了。那些宫娥彩女一天到晚跳啊跳啊,扭屁股扭来扭去,就那么两下,他觉得这有啥好看的?他就不喜欢。不喜欢那些人就轮班跳,那有一天就叫很多人在那里跳,他就在那里看,他看不是欣赏,他看见她们的丑态,他说你们就这样几下子,他左看右看越看越难看。跳啊跳啊就那个样子。他就不喜欢。她们要休息,不让她休息,你接着跳。意思说看她一直跳下去。会跳出个什么样子。跳跳会疲劳的嘛,一直跳一直跳,跳到下半夜,一个一个都倒下了。累的,有的困呐,就倒下。倒下,用现代化说,整个那个舞厅里面就倒得乱七八糟。然后他就在那里看,哦,你们就是这样啊。人也只不过如此而已。一旦累得躺下了,流鼻涕,流口水,哎呀,乱七八糟的那个样子,他看看,身体的种种弊恶,哦,是这样子,尊严也都没有了。是不是这样?他就更加萌发让他出家的念头。然后他就做好一切准备去出家。


——摘自界诠法师《佛学基础》讲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