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缘参加省道教协会第六届玄门讲经活动,使我对《关圣帝君觉世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是对我今后弘道的深刻启示。下面我将分三个部分与大家分享《关圣帝君觉世经》中部分内涵和思想。
首先讲,凡人心即神,神即心。
作为道士心神合一与道合真,关圣帝君《觉世经》中一语点破:“心即神,神即心”,人心无处不在,道德无处不显。《早晚课》中:净心神咒诵“太上台星,应变无停”心是太上的心神平台,净心后“心神安宁,三魂永久”。心即神的理解:“人心即道心”,是在多年的静心之中得来的。这次读《觉世经》又有新的感悟,道心永久心神不散。难点在于“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心印妙经),求道上进的人是入门的台阶。如把人心强加在自我的认识中,以经验积累认识评价事物,往往与事物的本源差距甚远而不知,一点小小的聪明误了认知事物本源的途径。很多文化素质较好的人从来不知心即神,神即心,人心合道合德,才能觉悟真谛。
有专业知识的人能认知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广泛爱好的能力,由其对什么是神不认为是封建迷信就很不错了。具体怎么解释概然是陌生的,或从没想过:超凡入圣即为神,人身中的精气神即为神。《心印妙经》曰:“精合其神,神合其气……神能入石,神能飞行,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神:超时空的永恒存在。)
心在那里,即在清静中从内心所寻:心外无一物,自我返省,心知肚明。在神即心的认知过程中,我心为执,执心为偏,正知正念,三返五省,时时静心察觉,能悟者就是觉者。一个真正的觉者自然认知心即神,神即心,自在无偏,舍我成神。举例:当初,自己也出现过对人心就是神不理解。在艰苦的进山修行时,困难重重魔性很大,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在困难中为什么不退缩,坚持修正自己,不辱使命,虔诚信仰天师道,热爱龙虎山的山山水水,什么样的道山容纳什么样的道人。我的福气是小了点,要培福积累功德,所以不计得失,不论高低,任劳任怨。在修行的路上尽力完善自心,近期通过学习《觉世经》才明白,为什么能保持一切都平平淡淡,泰然独处,是因为当时对天师对神的信仰坚定不移,有体悟神在心中就会充分理解人心即神,神即心的原理。
再讲,无愧心,无愧神。
正知正念确定,才察觉心中有愧无愧。有些人诵经明理时,经是经心是心,心与经两分离,不把人心放在经中去,诵经万遍也不能自明。当我接待很多问道的人,提问无从回答,不知到心应在何处,更谈不上有不有神的存在。心是我的心,神与我有什么关系,以我之心去认知身外之物,心神两不相干,以我之心去识别常人之心的体验,与神的距离望尘莫及怎么弥补,怎么找路径怎么放下自我。《清净经》曰:“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当“心无其心,形无其形”时“远观其物,物无其物”,“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的感受。达到心即神,神即心,做人做事就能无愧心自然无愧神了,克服“我以为”是思维模式的自我觉悟的阶梯。
本质的真谛是欲不生,真静由心生。常言道:舍我舍身舍心,心里找不到自我了,把诵经融入到人生的必须品中去。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的境界变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行为中,行善积德,德行彰显。《东岳宝诰》曰:“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寻声救苦”,善知善见是无愧心无愧神的根本。
在学习《道德经》中对照一下怎么做到无愧心,无愧神的。第十五章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严兮其若客,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弊不新成”。理解体悟有道之士在处理事务方面谨慎小心,就像冬天在冰上过河一样。他凡考虑周全,三思而行,好像随时警惕四邻的诽议与流言。他为人恭敬的样子,恰如礼遇贵宾一样。他心情清正,像春天的冰在阳光照射下自然解冻,他淳厚的本性就是一块尚未雕琢的木头,朴实无华。他的心肠开阔,如宽旷的山谷,能够接纳百川。他有大智若遇的美德,将自己混合在污浊的环境中,能够让浑浊的环境不再恶化。慢慢变得清澈美好,能够让人的居住的社会安定长久。老子给我们刻化一个十分完美的人物形象,这是极品道人的完美追求。
例如:一位入门多年的天师道弟子平时心胸狭隘,猜疑心重多年不觉醒,总是认为自己问心无愧,不干坏事。哪知心胸狭隘,猜疑心重就不能胸怀坦荡,对事对人的信任度降低,时时放不开放不下心神无法进入正念思维,很容易影响与人的相处。最近他去了台湾旅游,看到博大浩瀚的太平洋心底被震撼,在海岸边打坐静心下来,顿悟觉醒多年的不足遗憾悔悟。从此胸襟开阔,放下我执,坦荡愉悦的胸怀面对人事,知错能改觉悟人生值得借鉴。
然后讲,若是欺心,便是欺神。
学经明理,礼拜神明,经典的文化化育明仁。人心得到觉醒懂得:“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就会严于律己,自心反省,框正妄为,警觉明察,对欺心即是欺神的事便不会发生。如做不到情况就严重了,就像生病了先在肌肤,再进肌体,后进骨髓,做欺心欺神的事没知觉难自拔了。,是没回头路了,犯罪的事件触目惊心,贪财,贪色,,狂妄自大,头脑中没国没家,没党纪国法。
关圣帝君《觉世经》中曰:“自省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这一段非常有教化的意义,犯有小过知错能改,多做善事,将功补过回头是岸。一般粗浅的道理谁都明白,由于自我欲念之心难克制,即是犯罪也狂妄作为,不达目的心不甘,存侥幸心理,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觉世经》曰:“人虽不见,神早已闻”、“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临”。做人最不容易的是人生只做好事、善事、不做坏事,若做坏事,关圣帝君明言:“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就是虽然问心无愧者,但对自我没好处,需要奉献精神的事就不愿做,只做利己的事。所以,起心动念不纯正的人最容易犯欺心、欺神之事,尽管是些小事,能观察出做人的心性本质。
《觉世经》曰:“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这些经文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时,现实社会会安定幸福。在这里重申《觉世经》文“吾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戏侮吾言,斩首分形,有能持颂,消凶聚庆,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万祸雪消,千祥云集,诸如此福,惟善可致”。关圣帝君觉世经恩威并重。劝世觉醒,威严浩气,不听吾言,身首分形,不信者有诸多实例:近年,我见过多位冲着龙虎山名气来做道士的人,其实他们本人的外貌形象、学历、做事的能力都很不错,道士中正缺少这样的人才。经过几年学徒生活,通过考核要正式入道门了,为了点基本工资不满意,或转正时间延长一点。把自我得失放大,把入道的心愿忘了,把科书中的道法也忘了,就不干了,选择离开。我劝他们是在考察你们的道心,设置了点阻碍,看你们的心性怎么样,天师不接收你,你不可能有两年以上的时间学习,不知珍惜福分。入道后不能反悔,反悔就是欺神。这些劝告以听不进去了。正一道士是终身制,入门不过关,就不会长久,中途离开有损天师道的形象。这个例子很普遍,却值得借鉴。
再次分析“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什么是三畏四知,一畏天命(使命),二畏大人(法律),三畏圣人之言。四知:天知,地知,人知,我知”,告诫人们不听衷告的后果,天可明察,瞒不过天,瞒不过地,瞒不过世人,雀鸟飞过留下影子。真心学习《觉世经》之后,警示梦寐未醒之人静心悔过,不敢再犯。关圣帝君的偃月刀,威严所在身首两断,这粗浅的道理对那些做愧心事欺心事的人,神明是不会放过的。
《觉世经》中帝与神在背后起作用,关圣帝君的偃月刀与神的明察,在物欲横流之下,某些人心中看不见的神明,不见不等于没有,有与无的关系深入体察。强调不知不明,无时不体察,就像上香的功效,神靠一炷香。上香可传递信仰者的心灵信息,神可察明,神也有分工,各主其事,像精密的仪器一样不差分毫。越是有这样体悟的人越不敢糊乱作为,时时有木鱼敲击的警钟。所以,无信仰者是少根灯芯,把信仰的灯芯点燃,照明心路里程,又不会迷失本心,懂得欺心便是欺神的后患。
关圣帝君是以财神形象存在,不知他是觉世、觉悟众生的形象。关圣帝君慈善与威严并存。这次深入学习中,关圣帝君觉世的现实意义非常贴近人心,启发我们认识一些粗浅的道理。普及民众大有益处,欺心就是欺神的衷告,威义严词,框正人心轨迹,普世利物。(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凝真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