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特蕾莎修女传丨立志救助穷人--回到加尔各答贫民窟(2)

特蕾莎修女传丨立志救助穷人--回到加尔各答贫民窟(2)

2020-11-04 06:29:57


回到加尔各答贫民窟




那天,特蕾莎姆姆和秋蒂一起打扫屋子,姆姆说:“我们应该把摩提吉的垃圾清理出去,看现在这样,实在太乱了。”


秋蒂摇了摇头,说:“你的这个想法是不会被大家接受的。”


姆姆说:“为什么不?这样多不健康,如果大家一起来清理,那么大家生活的环境会好很多啊。”


秋蒂说:“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是靠垃圾生活,没有垃圾,我们怎么过?”


特蕾莎姆姆不说话了,他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垃圾堆,上面到处都是在寻找东西的妇女和小孩。一些微不足道的铁片,废玻璃和塑料片,可都是他们的宝啊。他们满身污垢的在垃圾堆里翻来倒去,远远望去,他们就像是垃圾的一部分。


特蕾莎姆姆帮秋蒂把垃圾倒在这座垃圾堆上,她不说话,只是任由风吹动她的纱丽,她那棕色的眼睛凝望着远方,满眼充满了忧伤。



下午的时候,一辆市政府的清洁车开来了,随行的还有几个记者。他们举着喇叭高喊:“市政府命令我们来清理垃圾,请大家理解,并配合我们,不要违抗。”


摩提吉的男人们纷纷爬到了垃圾堆上,他们都一致地坐在那里,看起来很悲壮。曼尼可大声地喊道:“如果政府要清理垃圾堆,那就连我们一起清除吧。”妇女们则都跑去哀求官员了,请他们不要把垃圾拖走。


可是官员们无动于衷。正如特蕾莎姆姆曾经说过的那样,这种隔膜就源于人们的拒绝,一个没有和穷人生活在一起的人,不能和穷人共甘苦的人,是根本无法了解穷人的,至于爱,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官员愤怒了,他们命令垃圾堆上的男人下来,否则就逮捕他们。


秋蒂一看形势不好,迅速地跑到特蕾莎姆姆身边说:“修女,只能靠你了。”


特蕾莎姆姆担心地说:“场面那么混乱,我过去恐怕会激化矛盾吧?”不过姆姆还是过去了,因为穷人的事就是她的事。


面对眼前这个穿着印度平民服装的欧洲女性,官员诧异地问道:“你是谁?”


特蕾莎姆姆平静地说:“我是劳莱德修道院的修女,我在摩提吉工作。”


官员更加不理解了,他又问道:“你怎么跟这些贫民混在一起?”


姆姆语气坚定地说:“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和老鼠、蟑螂一起分享这个垃圾堆。”然后她指着垃圾堆上的曼尼可说:“你们知道吗?他有4个孩子一个妻子,他们一家就靠这个垃圾堆过日子,如果你们把这个垃圾堆清除了,他们往后的生活靠什么?”


官员说:“市政府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啊,你也看到了,这里被他们弄得这么脏,还怎么生活啊?”



姆姆说:“他们没错,要说错,也就错在贫穷。政府真的为他们着想的话,就应该运来干净的水,派些清洁工经常来这里打扫。”


官员赶紧说:“这可不归我管啊,修女。”


姆姆看着官员说:“但你可以负起责任来。”


官员耸了耸肩膀说:“请你理解,我只是在执行公务。”


姆姆合上双手,跟官员行了一个合掌礼,说:“那么,长官,我替摩提吉的所有穷人们请求您,取消这个计划吧,拜托了。”


官员看着特蕾莎姆姆那双充满爱与忧伤的眼睛,他震撼了。当然,他也不想造成什么乱子,于是他再看了一眼垃圾堆上的男人,说:“看在修女的分上,也为了你们的安全,这次计划就先暂停了。”说完,官员们就开着车走了。官员在离开的时候,又看了一眼特蕾莎姆姆,他不能理解这个修女为什么到这里来,还要帮那些穷人们说话。


事实上,不光是官员不理解,摩提吉的穷人们也难以理解。他们都想不通,一个欧洲女人为什么要舍弃宽敞的大房子、美味的食物和新鲜的空气,而跑到这个地狱般的贫民窟来。而贫民窟的穷人们做梦都想离开这里,过上优越的生活。虽然特蕾莎姆姆跟他们解释过,自己来这里是为上帝做奉献的,但是他们依然想不明白。


人们欢呼着,跑到特蕾莎姆姆身边,他们充满感激地谢谢姆姆替他们说话,姆姆也很高兴,她深情地和拥抱了秋蒂和亚鲁的妈妈。曼尼可迅速地跑过来,双手伏地,冲着特蕾莎姆姆行了一个大礼,他充满歉意地说:“修女,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姆姆扶起曼尼可,慈爱地摸着他的头和脸,说:“别说这些,还有很多事在等着我们做呢。”



稍微仔细地看看报道特蕾莎姆姆的照片,我们就会发现,特蕾莎姆姆经常用双手去抚摸穷人的头和脸。


第二天,加尔各答的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件事,它们都在头版头条,醒目地标题说:修女在贫民窟阻止市政府清除垃圾。


就这样,特蕾莎姆姆成了加尔各答的名人,连姆姆自己都觉得很意外。从这以后,作为天主教会的激进分子,一个以行动传教的修女,一个仁爱的革命家,特蕾莎姆姆成了世界各大媒体长期追踪报道的一个公众人物。


时间如梭,很快炎热的夏天来了。梅树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特蕾莎姆姆渐渐地感到疲惫无力。这天,特蕾莎姆姆正在讲课,亚鲁的妈妈急匆匆地跑来,说:“有家人全病倒了,可是没人敢接近他们,他们怕被传染了。”



特蕾莎姆姆连忙跟孩子交待了几句,就跟着亚鲁妈妈赶去那户人家了。亚鲁妈妈还告诉姆姆,这家人刚搬来,男主人正在四处找工作,工作还没找到,全家人就都病倒了。


特蕾莎姆姆刚到那家人的门口,就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味道,只见他们全家人都躺在一张席子上——没有床,只有一张席子,孩子们痛苦极了,他们在不停地咳嗽,很费力的咳着,看着让人揪心。姆姆冲了进去,只觉得浑身无力,眼前发黑,但是她坚持走到了孩子跟前,她摸了摸每个人的额头,对着亚鲁的妈妈说:“咱们把最严重的先送去医院吧。”


话音未落,姆姆就倒下了。这几个月来的工作让他有些体力不支,再加上经常挨饿,缺乏睡眠,我们敬爱的特蕾莎姆姆终于病倒了。


亚鲁的妈妈赶紧把姆姆送回住处了,高玛先生没辙,只好跑去告诉神父,神父派了一个懂医护的修女去照看看姆姆。


特蕾莎姆姆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连忙跟修女说:“不行,我不能躺在这里,我要去帮助他们。”


修女告诉她,这是神父命令,她应该休息。实际上,这时的特蕾莎姆姆哪还有力气起床啊。姆姆忍不住泪水滂沱,她对修女说:“我对不起那些贫民窟的人,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深深地自责使特蕾莎姆姆有着一种急切的怀念,她怀念劳莱德修道院。姆姆感觉孤独而又迷茫,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软弱,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怀疑这是否真的是神的旨意,怀疑自己的渺小,怀疑杯水车薪能救得了苦难中的穷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特蕾莎姆姆越发的想念劳莱德修道院,要知道,这就是她的家,那么亲切而又温暖的家,在姆姆看来,劳莱德就是她的全部和整个世界。其实当初自己离开劳莱德,也是下了巨大的决心的。


现在孤独和软弱将她层层包围,但她依然执着地回答自己:“我绝不后退,绝不能返回修道院,穷人是我的家人,他们的安危就是我的安危,他们健康我才健康。”


她就这样一直默念着,祈祷着:“主,我选择了你,并为了爱你而自愿留在这里,做你嘱咐我做的事情。主,我知道你一定会帮助我的,一定……”



祈祷最终使特蕾莎姆姆平静了下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这对她很重要,可是一想到那个全家都病倒的穷人,她就觉得惭愧不已。


通过祈祷,特蕾莎姆姆重新获得了力量,她那坚如磐石的信心又回来了,但是她会一直祈祷,只要她需要。现在祈祷让她可以有勇气回到摩提吉,去更深入地进行自己的工作。


修女见姆姆终于停止了哭泣,就劝慰她说:“你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啊,你这么做,不是在服务于穷人,而是在摧残自己的能力。我曾经在贫民窟的医院服务过,请相信我,在这方面我还是很有经验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你一定要保持充足的体力与精力,还要休息好。当然,自我调剂更不可少,环境那么恶劣,你得做好一切心理准备。”


特蕾莎姆姆觉得心情好了些,于是她想去外面走走。


午后的气温很高,姆姆就这样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她居然走到了劳莱德修道院的门口。突然,教堂的钟声响起了,就像是特意为迎接她而敲响的,姆姆站在那里,静静地倾听着,她像沙漠中的旅行者突然看见了绿洲一样。


青草,长廊,教堂,熟悉的场景让她很想走进去,事实上,只要她愿意,她随时可以进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相反,她更加坚定了,她相信自己的选择。


回到阁楼里,修女已经走了,她留下了一双凉鞋和一张便签,告诉特蕾莎姆姆说:“加尔各答那么热,送你一双凉鞋,希望你能像圣女小特蕾莎一样,不穿袜子。祝你的仁爱传教会成功。”


姆姆低头,把凉鞋抱在胸口,她很感动。从这以后,姆姆就没有穿过袜子,另外,就在这个晚上,她确定了仁爱传教会这个名字和目标。因为在几天前的晚上,她曾向修女说起过她的构想,关于仁爱传教会的远大构想。


不过,这时候的特蕾莎姆姆还是一个人,身边没有任何追随者。


在特蕾莎姆姆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有一天晚上,特蕾莎姆姆正在写工作日志,阁楼的门突然被敲响了。特蕾莎姆姆很惊讶,现在几乎没有人会来拜访她,因为她天天呆在贫民窟,另外一些不知道真相的人以为,她只是一个游走在加尔各答街头的乞丐。


特蕾莎姆姆打开门一看,居然是她的学生苏妮塔。姆姆吃惊地问:“苏妮塔,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苏妮塔微笑着走进了屋,她说:“神父说你住在这里,我毕业了,我是来追随你的。”


特蕾莎姆姆惊喜万分,她睁大了眼睛,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摸了摸苏妮塔的脸,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苏妮塔笑了,她说:“修女,我可是第一次看到你不会说话。”


苏妮塔那年才19岁,她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富商。她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很钦佩特蕾莎姆姆,当她得知特蕾莎姆姆孤身一人在贫民窟办学的时候,她就决定放弃所有,跟随特蕾莎姆姆。


苏妮塔和特蕾莎姆姆一样,她们身材一样娇小,可是意志力却一样的坚强。她们选择了用一生去爱上帝,她们都相信爱贫困者就是爱。事实上,苏妮塔的父母早就帮她计划好了,一毕业就送她去欧洲留学,可是执拗的苏妮塔已经决定了,而她决定的事,谁也不能改变。就像当年的博杰舒。


特蕾莎姆姆相信眼前这个坚强的女生,她也坚信这是上帝对她的召唤。于是她对苏妮塔说:“这都是上帝的旨意,你别担心,我会向你父母解释的。”


从此以后,苏妮塔一直在成长,她进步的很快,最后她成了仁爱传教会的中坚力量,始终在加尔各答担当重任。


特蕾莎姆姆对苏妮塔一直寄予厚望,她把自己的教名送给了苏妮塔,使她成了艾格丽丝修女。事实上,苏妮塔一直做的都很好。



她不仅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她还带动了自己的学妹们勇敢地投身仁爱传教会。


没过多久,玛丽亚来了。


一天早上,特蕾莎姆姆和苏妮塔正准备推开高玛先生家的铁门出去,发现墙角有个女生,她正坐在行李上低头思考着。苏妮塔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学妹吗?她问道:“玛丽亚,你怎么来了?”


玛丽亚喜出望外,她立马站起来拉着姆姆的手,说:“修女,你能带上我吗?拜托你了。”


姆姆怜爱地看着这个小女孩,问道:“你的家人和学校答应你来我这吗?”


玛丽亚说:“他们要我赶紧结婚,我不愿意,我要跟随你,做一个修女。”


苏妮塔赶紧说:“不行,你还没毕业呢。”


大概是有信仰的人都很执着,玛丽亚执拗地说:“不去,我要为穷人服务。”


姆姆摸着玛丽亚的头,慈祥地说:“不着急,你先看看摩提吉的环境,再决定是不是要呆在这里。”


很快,又有两个女生跑来了。


她们都是特蕾莎姆姆最早的追随者,也是最真诚最忠贞的支持者。当然,人们一样也不理解她们,不理解几个风华正茂,受过良好教育,出生富裕家庭的女孩子居然要选择这样的人生,她们完全可以拥有舒适的生活,美好的前途。当然,最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就是她们的父母。


那天早上,玛丽亚兴高采烈地拆开一封邮差送来的信,可是没看几行她就变了脸色。苏妮塔关心她就像自己的亲妹妹,连忙问道:“怎么了?”


玛丽亚伤心地说:“我给父母写的信,他们原封不动的给我退回来了。”苏妮塔连忙把玛丽亚搂在怀里,说:“别害怕,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她们都是青春少女,在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选择了信仰,脱下了华美的服装,披上了粗布纱丽。在仁爱传教会还没有成立以前,她们甚至连一个修女的名分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神职人员。


所以后来人们都这样说,幸亏有圣玛丽中学的学生们陪着特蕾莎姆姆,支持并追随着特蕾莎姆姆,不然,就算特蕾莎姆姆再坚强,她也未必能支撑的下去。


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圣玛丽中学原本就有特蕾莎姆姆的辛勤劳作,现在收获的季节来了,也是理所当然。


特蕾莎姆姆让这4个学生去教孩子们学习,孩子们听说这4个漂亮的姐姐来自著名的圣玛丽中学,他们开心极了,他们打心里喜欢这几个姐姐,如同喜欢姆姆一样。


再后来,印度的雨季到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特蕾莎姆姆租了几间简陋的屋子做教室。


有了苏妮塔她们的支持,特蕾莎姆姆可以腾出时间去做别的事了,她可以去照顾病人,募捐粮食、药品,等等。


之后,特蕾莎姆姆又开始四处“游走”了。她来到了一家药店,希望老板能捐献一些药品,老板说:“抱歉,你不付钱的话,我不会给你药的。”


姆姆只好走出了药店,她一边走,一边祈祷着,希望上帝能怜悯和恩典这些受苦的穷人,以及这些看着穷人受苦的人。


突然,药店老板追上来了,说:“修女,我把这些药免费给你了。”


这个温暖的小故事,只是特蕾莎姆姆仁爱工作中的其中一个。仁爱工作在起初的阶段非常艰辛,不过也得到了不少帮助。不止是高玛先生一家,也不止是苏妮塔和玛丽亚她们,还有秋蒂和吴梅斯夫妇,他们都在起初的阶段给予了特蕾莎姆姆莫大的支持与帮助。当然,还有很多不知道姓名的好心人,如药店老板等等。





【今日话题】读完本小节,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分享本文至朋友圈,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共读计划,

每月分享20次以上者请截图联系客服员 

(微信号:13720581015)

我们将为您寄出本月共读纸质书籍。



友情链接